网站首页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蒙古语翻译事务所_蒙文翻译,蒙语翻译,新蒙文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74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世纪蒙古去了西方多少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8 16:5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不能说少,看怎么说,在成吉思汗时代术赤,察哈台,窝阔台各自带自己的4000户去了西方,每户按照5个家口算,也有12000户60000人。这就不少了。
历史上的葛逻禄在当时才不超过2000户。刚够蒙古的零头。

后来去的更多,不止这60000人。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6:59:31 | 只看该作者
1252年﹐蒙哥遣同母弟旭烈兀分镇波斯﹐统兵征讨尚未降服的国家﹐以搠里蛮军和出征怯失迷儿(克什米尔)等处的蒙古军并隶旭烈兀﹐又命诸王各从所属军队中签发十分之二随从出征。
3#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6:5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28 17:06 编辑

每家4000户还是《史集》写的。
《蒙古秘史》上说给术赤9000户,察哈台8000户,窝阔台5000户,拖累5000.按这个说法第一次就去了22000户,十一万人。我认为《蒙古秘史》的说法更靠谱。那么少的话怎么统治那样广大的地域呢?e而且毕竟是秘史。是自己的秘史。

起码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就有110000人去了西部草原
4#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6:59:55 | 只看该作者
具体数字没有人统计过,但是肯定去的很多。在《史集》《蒙古秘史》两种分封数字前,我认为《秘史》更准确。这一部分比较清楚。
      第二部分是,《秘史》记载无论是哲别,速不台打俄罗斯,格鲁吉亚,钦察,康里等十一部。还是长子西征,都写了派遣军队镇守在哪些地方。这一部分去了多少军队,那些部落,这个不太清楚。
     第三部分比较清楚,旭烈兀去的西亚的时候,伊朗等原有军队归他指挥,并派遣了其他蒙古部落的十个人里的两个,长官也派遣自己的子弟做百户,千户,万户等,这一部分后来在西方定居下来了。
    第四部分就是在忽必烈这个篡位者和阿里不哥的战争中,站在阿里不哥一方的,失败后投奔西方诸王的,那次战争很惨烈,包括成吉思汗的义弟失乞忽图忽,成吉思汗的五子阔列坚后裔全部死于那次战争。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00:09 | 只看该作者
还有。。。。
1229年,窝阔台即位后,派雪你惕部的绰尔马罕率三万军队征讨札兰丁,整顿波斯地区。绰尔马罕先到呼罗珊地区,不但镇压了那里的叛乱,还征服了一些地方,在这些地方设置了八思哈镇守。但是,一些尚未臣服地区的叛军仍旧经常制造骚乱,更为严重的是札兰丁的部下哈剌察发动叛乱,杀死了绰尔马罕派往各地镇守的八思哈。绰尔马罕遂派成帖木儿率军前去镇压,哈剌察打败后逃往阿富汗地区,后被镇守阿富汗的蒙古副统帅塔亦儿把阿秃八镇压。这次叛乱后,窝阔台汗授命成帖木儿作为呼罗珊地区的总督。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0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28 17:10 编辑

蒙元历史上, 几度皇位争夺以及各索己兵、各保其主的现象, 使千户民往往游离于本千户, 迁驻或改属他处,从而改变了千户的发展走向。这一变化, 可以说是以蒙古军的征伐战争为滥觞。在窝阔台统治时期,擅自将属于拖雷诸子的札剌亦儿等四个千户拨给皇子阔端, 蒙哥即位后报复性的洗劫行动。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0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28 17:12 编辑

大蒙古国时期几次远征及蒙元一代奉行不替的签军制是影响千户内部构成及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早在征金之初, 因战势所需, 蒙廷便从各个千户中签发部分兵力征战或留守、镇戍被征服区域。他们被称作探马赤军而派往各地。起初, 这些军队事毕归本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征戍遥远的江南、西域的士兵, 渐渐与本千户脱离了关系。


   如:1217年, 五部探马赤军中即有部分军力来自札剌亦儿部, 到至元十九年, 这些军队已归中央直接控驭,从而脱离了本千户。拉施特记述搠儿马罕被派往西方时说到: 从各千人队, 百人队中抽出人来组成的军队, 派赴某地区, 让[他同托付给他的军队]在那里长期驻扎着。千夫长和万夫长中的一些大异密,曾和他一起来到。尽管这些异密出自其他氏族。


      定宗贵由时, 又命札剌亦儿人额勒只吉歹从搠儿马罕征西域。世界征服者史记道:同时他把野里知给歹和一支大军派往西方。他下令从每个王公处每十人中抽调两人去追随野里知给歹。元史·定宗纪也载:定宗二年, 八月, 命野里知吉带率搠思蛮(搠儿马罕)部兵征西, 是日, 诏蒙古人户每百户以一名充拔都鲁。 拔都鲁, 原意为勇士。蒙元之世, 常作探马赤用。


    徐霆出使蒙古时, 也曾看到, 成批的蒙古大男孩被送往西域。

    自1228年至1235年间, 蒙廷相继派18 万到21 万的兵力到伊朗、高丽、俄罗斯、汉地、卡西米儿等边疆地区。可以说, 旭烈兀远征时签于各千户的部族军, 构成了伊儿汗国的核心。基于此, 日本学者志茂硕敏说:可以说, 伊儿汗国的核心部队就是构成蒙古帝国的基础的整个部族军在伊朗的分支和缩影。


     本田实信也说:蒙哥之弟旭烈兀征集各千户十分之二的兵员, 随各王家及千户所出诸王千户长征西, 并以伊朗地方作为他的采邑。伊儿汗国乃作为蒙古千户制的一个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汗权纷争中划为两派, 分属大漠南北。右翼军大部分归属阿里不哥, 左翼军则多数归忽必烈。札剌亦儿国王忽林池领本部军参加了忽必烈征讨阿里不哥的多次战争, 而左翼军中的札剌亦儿部兀孩与巴儿术千户则因地缘关系, 归属了阿里不哥, 海都叛乱时, 又转归海都。!史集记载了阿里不哥从漠南蒙古军和札忽惕军中抽调侍卫军的情况, 称这些签军为秃鲁花或扯里克。

     拉施特还说, 斡亦剌惕部兀勒都的两个儿子。曾在宽徹的兀鲁思, 统率过四千札剌亦儿军队。 宽徹即拔都的曾孙宽彻。拉施特曾谈到术赤军队时, 提到其属下四个千户, 并无札剌亦儿四千户, 只提到:在远近宗亲发生内讧时期, 也有一部分人逃到了他们那里[即金帐汗国]。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00:42 | 只看该作者
在成吉思汗时期一直到海都等宗王战争近百年里。我估计至少有三十万蒙古人去了西方。或许更多得多。

     粗浅的加一下,分给三子110000人,窝阔台又要了4000户,20000万人。旭烈兀带去120000人。这就是25万。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时期去西方的加上其他时期西征镇守的。估计至少30万。不知道算对没有。


    即使没算对,4000人的说法就是一个笑话。和300000差远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0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28 17:03 编辑

绰儿马罕是3万人,其中蒙古两万。在克什米尔,印度的镇守军两万。

这样是110000第一次去的,窝阔台要了20000,旭烈兀带去120000万,绰儿马罕20000,克什米尔20000,这样就是29万,不包括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左右翼内战去的。不包括海都,乃颜等时候去的。

可能有最少30万以上去了西方。

可能在30万到40万之间。甚至更多。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0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28 17:13 编辑

13# 0477  
您认为这三十万人是单纯是士兵,还是把他们家眷也算进去了?
熊猫娅娅 发表于 2011-8-25 21:11
=====================================================
先前第一次三个儿子带去的110000万带的家眷。窝阔台要去的20000也应该带家眷。
其他的是光棍,旭烈兀带的120000万,绰儿马罕的20000,还有镇守印度,克什米尔的20000是单身军人。
单身的多。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01:27 | 只看该作者
苏联的历史学家说道蒙古历史说过,蒙古的征服不但给别的民族带来战争,也损失了自己大量人口。他的意思是蒙古民族被其他民族融合。西去的这些除外,在中原就有70万蒙古在元末战乱没退回到草原,隐姓埋名,消散于中原。
   
    蒙古在这些地区被同化的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异族女人的肚皮。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01:37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说蒙古被同化,被突厥化是因为文化,或者行政,或者宗教等原因,
   实际真正的原因在于,异族女人的肚皮。   
    这些西去的蒙古人,大多单身,只能找当地女人为妻,在旭烈兀西征巴格达的时候,原来镇守克什米尔,印度的蒙古军就已经开始混血。这些混血的蒙古被称作合剌兀那思。这之后这种影响越来越大,如果你不相信这种影响对子女语言带来的影响,那么你找一个异族女子试一试,一代人就能让你的子女的语言丢失一半甚至全部。

   其他那些代家眷的,带的女的本身不会多。而且由于处于优势的统治地位,会一夫多妻,而且娶得是当地女子。过去在中亚流行的是波斯语,但是蒙古统治后的显著变化是突厥语战胜了波斯语。
   对于这个原因,我觉得应该是,蒙古大量和突厥通婚,然后由突厥母亲改变了蒙古后代的语言,由这些蒙古后裔为载体,改变了当地的语言结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01:49 | 只看该作者
异族女人对子女的影响要大于刀剑,比如那些清代王公由于和清皇室的代代通婚的影响,明显的和清皇室保持亲近,由于代代通婚如果不是说父系,他们简直就是满洲人。那个教科书反复表扬的唯一的少数民族好皇帝北魏孝文帝,他妈就是汉人。要不也不会作出那样的事情。
    帖木儿大汗时期,帖木儿还坚守着蒙古的认同。但到后代的时候,对蒙古的认同已经很弱了。蒙古出了很多“中亚蒙古孝文帝"说突厥语,信突厥姓,戴突厥帽,谁不戴用钉子钉头,信伊斯兰。。。
    后来乌兹别克,哈萨克就出现了,察哈台的最后的蒙古融入维吾尔。巴布尔的蒙古消失在印度。去西方的蒙古败于异族女人的肚皮。



    异族女子的影响大于刀剑,一代就能夺去子女的大半母语,还有显著的影响是宗教,宗教是一种儿时的氛围的一种文化心理,母亲的影响很大。
    去西方的那些蒙古人并不象想象的那样少,和当地当时人口相比也不少,但是由于大多都是光棍,再有就是蒙古人在娶异族女人的开放心态,导致去了西方的蒙古人征服了世界却败于异族女人的肚皮。

     但是也实际处于无奈,去西方的大多都单身,大龄青年的问题关乎社会稳定,不能拖着。
     那些带着家眷的呢,也会找妾的,那是男权社会的天性。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01:59 | 只看该作者
这去了西方的几十万蒙古,经历细分可以分为,通婚,语言的变化,对自己习俗,比如扎撒的认同,伊斯兰化,定居,自我认同,历史迷失,这些方面的变化。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7:02:18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和中亚蒙古突厥化相比的是亚历山大的东征。

共同点:

1    不记现实功利的征服狂,亚历山大是为完成比大力神,阿喀琉斯还伟大的神的事业,蒙古的西征是为青天覆盖所地,皆为蒙古牧场。
2  光棍多,都输送不出大量人口,出去的单身士兵多。
3   开放的和异族女人结婚的心理
4   建立很多汗国。影响深远。
5   起先由于自己是征服者的优势地位,对自己自身,文化都很肯定,比如一直到帖木儿时代还在坚持蒙古传统。扎撒,辫发等等。
6    全部都败于异族女人的肚皮。
7   事实证明,一群敢想敢干的毛头小伙是成不了什么事情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蒙古语翻译事务所 ( 蒙ICP备11002213号-2  

GMT+8, 2025-1-28 23:38 , Processed in 0.0448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