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在国外得知北京市今年将继续对街头英语标示清理纠错的消息,我真是从内心表示赞同并感到鼓舞,因为此项工作太有必要了。
三年前,我在塔园外交办公楼周边方圆不到一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三处英文标示错。一处在新源南路西口,有一面食馆在临街的玻璃门内设有洗手池,还有英文标示“HAND WASH POND”,显然译者用错了词,将洗手池这一瓷盆(BASIN)混同为奥斯卡金奖片“金色池塘”中的那种池塘(POND)。另两处在东直门外大街与新东路十字路口西南角。北京银行南侧的社区介绍牌说到社区方位时有一句“西至春秀路”,英文译为“stretches Chunxiu Road in the west”。此处漏掉了介词to 所产生的歧义让人有些忍俊不禁,动词stretch 后加此介词,才是“社区往西延伸至春秀路”(extend to); 漏掉它,就成了“社区在西头把春秀路拉长了”(cause to extend),两者的区别只要查查韦氏之类的英文字典或牛津等双解词典就很清楚了。再看加拿大使馆大门对过有一店面,是做“保健足疗”的,其英文标示为“Security Foot Massage”,这错也太离谱了,SECURITY是安全、保安、防护的意思,怎能与“保健”扯上? 不知使馆区里的外国人见此标示有何想法!(我在墨尔本的社区活动站见过将推拿等保健按摩称为“therapeutic massage”, 即理疗按摩;北京这里,如东外大街外交办公楼角边的“良子”等将“保健”译为“body massage”。) 我曾试图尽到一个翻译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去纠错,就从最容易做的面馆入手吧,找到经理,还将更正写在纸上,人家微笑称谢,纸条也收下了,但我后来散步时多次路过该店,每次都见风光依旧,“洗手池塘”仍傲视大街口。我由此得出一条教训:像我这样“自由战士”式的单打独斗注定是不能成事的,非得改进方法不可。
今年二月中旬,我返京后“旧地重游”,看看上述三处错有无改动。三错踪影全无,倒不是有谁来改过,而是自然消失—社区介绍牌变为宣传栏,内容变了,英文也没了;两处店面,一处转让装修,另一处改为售房中介。
然而,老错虽“寿终正寝”,新错却层出不穷。公共场所英语标示错误之多,之严重真不容发心纠错人有喘息之机。最近,我在麦子店地区的多家银行发现摆在各业务窗口、由区公安分局统一制作的警示牌上的英文有两处错误(所幸的是三里屯中国银行使馆区分行没摆此牌),现将中英文抄录如下:“请您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谨防各种形式的转账诈骗。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bank account and password to warn against bank transfer and fraud in all forms.”第一,“谨防”翻错了。本来汉英字典上有现成的“guard against”或“Beware of”都是上佳的译文,令人不解的是译者别出心裁,用了“warn against”。Warn也不是不能用,但不是这么个用法,规范的用法是“warn somebody of/against something”,而且此处还有个语法的问题,在同一句子中主语是不能“偷换”的,既然前面“保管 take care of”的主语是客户“您”,后面warn的逻辑主语则不能换成公安局、银行或其他任何人.如为了就合语法,那只能别扭点,在warn 和against间加上 yourself,自我警示吧.更严重的问题在第二处错,本来“转账诈骗”是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意群,可译者硬要在“转账BANK TRANSFER”与“诈骗FRAUD”中间横插一杠,加个表示并列的连词AND,这就“猴吃麻花”了,成了语言上的“冤假错案”。为了弄清原文的确切含义,我请教了两位金融界人士和我局财务处长,他们举例告诉我“转账诈骗”就是在转账过程中出现的诈骗或者说是使用“山寨网站”等手段假冒正常转账的诈骗。遗憾的是他们并非英语专业人员,无法告诉我这词的英译,但大家都一致认为转账与诈骗绝不能相提并论。究竟如何英译,我希望得到同行,尤其是金融业或公安部门的英语专业人员的指教。为表诚意、我先抛砖引玉,将分局的英译暂修改如下: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bank account and password to guard against fraud in all forms while making bank transfer. 或者: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bank account and password. Beware of various frauds in the name of bank transfer. 再或者:Please take care of your account and password. Beware of various frauds passed off as bank transfer.
不知自己是否钻了牛角尖或是“走火入魔”,似乎越纠就发现问题越多、越严重。这些天一上公交车,就情不自禁地瞪眼瞧着那些“黄色座椅”(“老幼病残孕专座”)上方的中英文标示。其实英译用 “seats reserved for”(或者“special seats for”, “seats for xxx only”等)表示“专座”一点儿错都没有,错在原文,名不符实、言过其实,牵连到“忠实”的英译也跟着说了大话。按新华词典,“专” 即“独自掌握或享有”。同类词“专集/刊”、“专机”、“专列/车”等连初中生都不会用错,可大家每天都见到的这公共标示居然就旁若无人且毫无根据地挑战权威汉语辞书,颠覆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成果,甚至颠覆我们的常识。更令人忧虑的是,不仅大众对这一显而易见的“小儿科”问题司空见惯、麻木包容,而且连我们这些专业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似乎也对这一低级语言错误集体失声。
我曾反思自己是否“死心眼”并试图拿语言的“模糊性”来为这错搜寻辩护或至少期盼给它找个“陪绑”,但均不成功。我问自己,农展馆这几天“春季服装展”不也同时在服装摊位主厅后面的展厅里卖日用杂货和食品吗? 可再一想,人家并没有说“服装专展”呀,这就是分水岭和底线。若无“专”字,尚可有灵活、回旋之余地;既然带有“专”字,那就必须是“专用”,基本原则,岂容质疑!去年,在网上见北外一老教授说国外有用“courtesy seats”(礼让座、优待座)来表示我们这样的“老幼病残孕专座”。看来人家这个用词比我们讲究,的确准确高雅,那位教授的婉转纠错也比我这副译审有涵养、有水平,他只专注对的,不明批错的,这本是个好教学法,只可惜有关部门仍未会意,大半年过去了,千百万人次仍对此错熟视无睹,于是乎自己只好作作“歹人”,并大声疾呼了。我年初在墨尔本城铁上也找到了相关的正确用词:seats for special-needs(特需座椅),而且他们在这名称的后面加了两句注解,一是何谓“特需”,二是若有特需要求、占座者仍不让座,就要予以起诉。我们有自己的国情民情,没必要照搬这种“法治”,但人家公共标示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完全能给予我们借鉴。平时坐公交车,没留意外国人是否也“违规占用”这“专座”,我猜想以英语为母语的非老幼病残孕老外是不会贸然入座的,除非是他们没看见英文标示或是被我们自己给带坏了,也来个“藐视”公共标示,“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澳大利亚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人家都能把这座椅的名称说得准确无误(尽管有点繁琐)。中华文明五千年,难道我们还搞不定这一普通词语? 笑话,我横竖是不服!建议尽早将这“专”字去掉,将座名改为“优待座”、“优先座”或“特需座”等,相应的英文也不难找,就用那位教授介绍的“courtesy seats”,或者我建议用“priority seats—seniors, children, pregnant women, the sick and the disabled enjoy priority for yellow seats”。若要更简便,能否仅换一词,把现在的“reserved for”(专为、保留给)改成“firstly for”(首先为)不就结了。
前面说过漏掉介词的例子,还有不少标示是混淆、用错了介词。中山公园南门还有日坛公园北门等处的公园简介英译词都用“introduction of xx”表示“xx 简介”。此类错误常见,只是中山公园紧挨着天安门广场,又处于故宫与中南海之间,无论是作为旅游胜地还是政治、历史圣地,翻译其简介都更应认真准确。此类introduction所搭配的介词不应是of, 而是to (若是人物、单位简介,也可用profile of XX),因为“introduction of XX”在英文中就不是“介绍”,而是“引进”、“采用”了,查查英汉、汉英、英文或英语搭配词典,就不会用错。我在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学习、工作、生活过,见到的这类语言实例都证实了中外英文辞书的一致说法。如墨尔本一些水上运动馆开办少儿游泳班,招生简章上说到该班介绍、教授蛙泳时,用的就是“introduction to”。其实,北京有些公园,如颐和园、北海等英文简介写得蛮好,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介词就用得很准确。中山公园内富有历史意义和文化含量的“来今雨轩”餐馆,其介绍词用的也是“Introduction to”。同属园林局下,甚至在同一公园内为何差别就这么大(天坛内,老英文标示就比有些新英文标示写得好,“园中园”内的英文标示就比不收费之处的英文准确)。这除英语水平外是不是还有个管理的问题呢?北京各大公园的景点介绍和园内各处标示的英译能否让我所景仰的颐和园高翻(我不知是谁,但我觉得颐和园内各处英文标示均为精品)一并承担?
该贴已经同步到 MGLTXT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