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译是英汉互译的重要技巧,其目的是为了使译文简洁,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修辞特点。现行的许多翻译书籍和文章对这种技巧的运用都作了大量介绍,有的从冗余信息理论角度,有的从英汉语言对比角度对这种技巧的运用进行探讨,但对于省译技巧运用的标准,即在什么场合下应用省译技巧未作详细阐述。笔者认为英汉互译中省译技巧的运用与一些语义标准密切相关,掌握这些语义标准对于英汉互译中正确运用省译
技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省译技巧应用的一些语义标准。
一、上下义关系与互译
根据结构语义学,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一般表现为上下义关系,反义关系和相对关系。上下义关系是指上义词或种概念和下义词或属概念之间的关系,如furnmiture和flower可表示种概念,而rose,tulip和chair,stool可表示与furniture,flower相对应的属概念。下义词所表示的概念都属于上义词表示的概念,但上义词所表示的概念不一定都是下义词表示的概念。换句话说,在翻译实践中译出下义词表示的概念实际上已内含着上义词的概念。就furniture(家具)和chair(椅子)关系而言,所有的chair都是furniture,译出chair的概念可以表示furniture所表示的概念。因而,当英汉翻译原文中相互说明、修饰或限制的两个词汇之间存在上下义关系时,为避免译文罗嗦、别扭,可将上义词省译。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常常由于语法结构和修辞需要添加一些语义上可有可无的词语,因而将原文中上义词省译,既可使译文简洁、顺畅,也不影响原文意义的表达,因为译出下义词概念可表示上义词概念。例如:
1) Poison to a snake is merely a luxury; it enables it to get its food with very little effort, no more effort than one bite.毒液对于毒蛇来讲,只不过好像是如虎添翼;蛇有了毒液就能够毫不费力地咬上一口猎到食物。(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新概念英语》第四册:,p.105-p.106)该例中,no more effort than one bite中的effort是为呼应强调前面的with very little effort。effort显然是one bite的上义词,译出下义词onebite的含义可表示effort的含义,故可将effort省译,这样既可保持行文的简洁,又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2) Now since the assessment of intelligence is a comparative matter we must be sure that the scale with we are comparing our subjects provides a“valid”or“fair”comparison(199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既然对智力方面评估是相比较而言的那么我们,必须确保,在对我们的对象进行比较时,我们所用的尺度能提供优质服务“有效的”或“公平的”比较。(1992年研考英语试题参考答案)不难发现,译者将原文中的matter省译,这是因为matter是被其说明的the assessment of intelligence的上义词,将matter省译不影响原文大意的表达。但需要指出的是,原文中的we具有泛指意义,笔者认为原文中的“we”“our”可省译,关于这一点笔者稍后将阐述。原译可改为:既然对智力方面的评估是相比较而言的,那么必须确保比较对象时所用的尺度能够提供“有效的”或“公正的”的比较。
3) Walking for walking’s sake may be as highly laudable and exemplary a thing as is held to be by those who practise it.经常散步的人认为,为散步而散步乃是一件值得高度赞扬和仿效的事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新概:念英语》第四册p.101-p.102)该例中a thing是walking for walking’s sake的上义词,且对该词进行描述。因而可将a thing省译,原文可改为“为散步而散步是值得高度赞扬和仿效的”。
4) 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p.488)
While selflessness, working with all one’s energy, whole hearted devotion to public duty, and quiet hardwork will command respect.(英译本)原文中:“精神”是“大公无私”等的上义词,译出“大公无私”等便表达出“精神”的含义。译者将“精神”省译,使译文简练。
5) 我们党结束了那个时期的社会动荡和纷扰不安的局面。
Our party has put an end to the social unrest and upheaval of that time.(吕瑞昌等编《汉英翻译教程》)原文中“社会动荡和纷扰不安”是“局面”的下义,词,译者只译出“社会动荡和纷扰不安”,将“局面”省译,实乃明智之举。
6) 完成减租减息的准备工作,以便在人民解放军到达以后,就能实现减租减息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p.1430)
In order to complete preparations for the reduction of rentand interest, this reduction can be accomplished.(英译本,p.366.)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译者将原文中“减租减息”的上义词“任务”省译,避免了译文的累赘。值得提出的是,根据上下义关系运用省译技巧,在英汉互译中非常普遍,尤其在汉译英中要常常将汉语上义词省译,这是因为汉语倾向于使用上义词界定某一名词的类别,从而使该名词表示的概念具体化,而英语倾向于使用形容词、动词衍生的名词或其它名词来表示某一概念。如:
7) 我们和中国人双方都是怀着谨慎、不安甚至是惶恐的心情来相互进行初次接触的。
Both we and the Chinese approached the first opening towards each other with caution, uncertainty, even trepidation.分析以上两句,不难发现汉语采用“心情”这一上义界定“谨慎”等的类别,使其表示的概念具体化,而英文中将“心情”省译,以一些抽象名词和形容词衍生的名词表示相对应的概念。
二、概念内涵意义与省译
根据Geroffrey Leech的观点,词义可分为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等。概念意义是词语的最基本意义,客观事物的反映或概括。内涵意义是指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可
以因人、因不同年龄或不同社会、不同国家、时代而异词的内涵意义与客观或特点有关,如lamb的概念意义是“羔羊”,内涵意义是“温顺”。英汉两种语言为强调某种含义或出于修辞上的考虑,常常并列使用概念意义或内涵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尤其是汉语倾向于使用两组概念意义或内涵意义近似的词语组成四字短语或四字成语。在这种情况下,若将这些词语的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全部译出,只能使译文不够简练,而且也不符合译入语习惯。笔者认为,如果相互并列的两个词语内涵意义或概念意义相同或相近,可将其中一个词语省译。例如:
8) He hopes that he may once again repeat, upon a greater scale than ever before, that process of destroying his enemies one by one by which he has so long thrived and propered.(张汉熙编《高级英语》:,p.73,商务印书馆)他希望他能在比过去更大规模上,再次重复他一直得心应手使用的一个一个地消灭敌人的策略。(梅仁毅、王立礼等编《高级英语》教参:,商务印书馆)该例中,thrive和prosper概念意义都是“旺盛、成功”,若将这两个词语的意义都译出,则显得重复、累赘。译者只译出prosper的概念保持了译文的简洁。需要指出的是该译文读起来尚欠顺畅。笔者认为hope后宾语从句主语he应该省译,这是因为该词的所指意义已由主句主语he界定。此外原文宾语从句的译文也不符合汉语习惯,显得有点臃肿。原译可改为:他希望能在比以往更大的规模上再次逐个消灭敌人,他过去一直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一策略。
9) though the gleams blind and dazzle,yet do they convey a hint of beauty and serenity greater than we have known or imagined.尽管这些光芒耀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但它实实在在地带来了我们从未感受过或无法想象到的美和宁静的启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新概念英语》第四册,p1121—p1122)
原文中“blind”和“dazzle”的概念意义都指光芒的耀眼夺目,因而可将其中一词省译。译者将“blind”和“dazzle”的概念意义都译出实在没有必要。原译文可改为“尽管光芒令人目眩”
10) 原来陈竹竹幼年失母,她的继母冷酷无情。
It was said that Chen Chu Chu lost her mother when she was a few years old, and was brought up by her stepmother who was very severe to her.(钱歌川编著《翻译的技巧》,p.418-p.420)不难理解原文中“冷酷”和“无情”的概念意义相同,都表示没有同情心的含义。译者将“无情”省译,只译出“冷酷”的含义即severe,符合英语修辞习惯。
11) 花园里面是人间乐园,有的是吃不完的大米白面,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和花不完的金银财宝。(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The garden was a paradise on earth,with more food and clothes than could be spent(吕瑞昌等编:《英汉翻译教程》,p.24)原文中“大米白面”、“绫罗绸缎”和“金银财宝”这些四字短语如果逐词译出,则会显得非常罗嗦。不难发现这些四字短语中前后两词的内涵意义相同,分别表示“食物”、“衣服”和“金钱”等内涵意义。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译其中一词,译出另外一词的概念意义或内涵意义。就本例而言,译者将其中一词省译,译出了另外一词的内涵意义,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此外,笔者认为还可以只译出其中一词概念。应该指出汉语中有大量的四字成语或四字短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前后两个词汇概念意义或内涵意义相同或相近,翻译时可将其中一词省译,只译出另外一词的概念意义或内涵意义,这样既完全再现出这些词语的内涵,又符合英语习惯。如:翻译“惊心动魄”、“发号施令”、“藏污纳垢”这些由概念意义或内涵意义相同的两个词组组成的四字成语时,只需译出其中一词的概念意义即可,即分别译为“horrified”“,issue orders”和“vehicle for filth”等。
三、所指意义与省译
根据语义学,如果某一词语与它所表示的物体或思想之间存在一种确定的所指关系,这个词语便具有所指意义。所指意义可具体分为类指意义(即指一类事物)专指意义(指具体某个事物)和泛指意义(指任何事物)。
一般而言,汉语中名词或代词的所指意义为专指,且所指对象在具体语境中明确无误时,名词前不必使用限定词(如冠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也不必重复使用作主语或宾语的人称代词。而英语中不管名词或代词的所指意义是否明确,名词前须用限定词,且重复使用人称代词作主语。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英语限定词或代词在很大程度上起语法作用。鉴于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别,只要英语限定词或人称代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所指对象明确无误,便可将这些词语省译。例如:
12) One day she came into his office and happened to put her hands on the door of a locked safe, suddenly she asked her father why he kept so many old newspapers locked away there?有一天她来到他的办公室,碰巧她把手放在一只上锁的保险箱的门上,突然她问起她的父亲,为什么他要把这些旧报纸锁在里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新概念英语》第四册,p.17—p.18)原文中her hands和her father的所指对象很明确,都指这个小姑娘,故可将这两个名词前的“her”省译。
13) Laura wished now that she was not holding that piece of bread and butter, but there was nowhere to put it and she couldn’t possibly throw it away.这时劳拉宁愿手中没有这块涂上黄油的面包,拿
着又没地方放,又不可能扔掉。(张培基等编《英汉翻:译教程》,p.92)分析译文,不难发现译者将两个人称代词省译,使译文符合汉语习惯且忠实于原文。这是因为这两个人称代词显然指劳拉,英译汉时没有必要译出,否则有画蛇添足之嫌。此外,当名词所指意义为类指或代词所指意义为泛指时,英译汉时常将名词前的冠词或代词省译。例如:
14) Any substance is made up of atoms where it is a solid, a liquid, or a gas.
任何物质,不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张培基等编《英汉翻译教程》:,p.93)原文中sold, liquid和gas这三个名词均指一类事物,因而译者将名词前的不定冠词省译。但是,如果这三个名词的所指意义为专指意义时,名词前的不定冠词不能省译。
15) Even as the doctor was recommending rest, he knew that this in itself was not enough, that one could never get real rest without a peaceful mind.
医生尽管建议休息,他也知道休息本身是不够的,如果心情不平静,是休息不好的。(张培基等编《英汉:翻译教程》,p.93)该例中“one”被省译,这是由于其所指意义为泛指,将其省译不影响原文意思的表达。综上所述英汉互译中运用省译技巧的语义标准,具体表现为 1)英汉互译中,如果原文相互说明、修饰或限制的两个词汇之间存在上下义关系应将上下词,省译。(2)如果英语原文或汉语原文中相互并列的两个词语的内涵意义或概念意义相同、相近可将其中一,个词语省译。(3)英语限定词或人称代词在具体语境中所指对象如果明确无误便可将这些词语省译。(4)当英语名词所指意义为类指或代词泛指任何人或事物时常将名词前的冠词或代词省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