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蒙古语翻译事务所_蒙文翻译,蒙语翻译,新蒙文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宪益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9 14:11: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mjg 于 2009-11-19 14:14 编辑

2009年9月17日,中国翻译协会在京举行仪式,授予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宪益先生“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郭晓勇,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为杨宪益先生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宣读了中国翻译协会《关于授予杨宪益先生“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的决定》。


郭晓勇在颁奖仪式上表示,杨宪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在国内外翻译界和文化界享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崇高威望。他学贯中西,在中国语言文化和西方语言文化上造诣深厚,为中外文化交流尤其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杨宪益先生毕其一生精力,将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到了西方,也将许多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介绍给了中国读者。他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译文准确、生动、典雅,从先秦文学,一直到中国现当代文学,跨度之大、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深,中国翻译界无人能企及。特别是杨宪益先生和夫人戴乃迭联袂翻译的英译本《红楼梦》,成为最受中外学者和读者认可和推崇的经典译作,为中国文学和文化赢得了更加广泛的国际影响。郭晓勇表示,杨宪益先生获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译协把这一奖项授予杨宪益先生,“这是对他卓越成就、严谨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14:16:59 | 只看该作者
杨宪益先生在颁奖仪式上谦逊地表示,自己在中国外文局工作时,有兴趣做了些文学翻译,但成就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成就。杨先生感谢社会对他的关心和尊敬,说大家对他太客气了。他还表示,现在做翻译的人,他有很多需要向他们学习。
杨先生认为,中国的东西向外介绍得还远远不够,中国应该把自己的东西向外做更多更全面的介绍。他说,现在国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除了过去一些欧洲人做了些译介之外,中国人自己介绍中国文化到国外还是比较少。
杨先生自谦不擅长理论,他说自己从前开始做翻译时,就是听了严复关于翻译的“信、达、雅”的说法;他认为主要是要力争信和达,雅是难以达到的更高要求,他后来做翻译就是按照“信、达、雅”的标准做。
杨先生寄语青年翻译工作者对自己的文化要了解一点,多看一点书。他指出现在有些人看书还是不够,另外翻译教育上对于信和达还是重视不够,而这两点很重要。

中国译协将在今年11月换届,杨先生期待大家成绩越来越好。
杨宪益先生一生译著等身,他一方面与夫人戴乃选合作,把《楚辞》、《离骚》、《史记选》、《汉魏六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选》、《关汉卿杂剧选》、《老残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以及中国现当代经典名家名作,如《青春之歌》、《鲁迅选集》等上百种大量中国古今文学名著译成英语出版,同时把阿里斯托芬的《鸟》和《和平》、荷马的《奥德修纪》、维吉尔的《牧歌》、法国中古史诗《罗兰之歌》、萧伯纳的《凯撒与克丽奥帕脱拉》和《卖花女》等欧洲古今文学名著译成中文出版。此外,他还撰有《译余偶拾》、《零墨新笺》等学术著作多种。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由中国翻译协会2006年设立,是中国翻译协会设立的表彰翻译家个人的最高荣誉奖项,授予健在的,并且在翻译与对外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面做出杰出贡献,成就卓著、影响广泛、德高望重的翻译家,旨在鼓励我国广大工作者向老一代翻译家学习,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敬业精神,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为繁荣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贡献。到目前为止,杨宪益先生是获得该奖项的第二位翻译家。2006年9月26日,季羡林先生成为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来源: 中国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蒙古语翻译事务所 ( 蒙ICP备11002213号-2  

GMT+8, 2025-2-24 16:18 , Processed in 0.0528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