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翻译事务所_蒙文翻译,蒙语翻译,新蒙文翻译

标题: 后旗部分民族民俗将收入《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 [打印本页]

作者: 蒙古语翻译    时间: 2012-11-21 10:32
标题: 后旗部分民族民俗将收入《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日,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审、《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主编布林特古斯,内蒙古日报社原副社长、副总编、现《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翻译委员会主任岱钦在乌拉特后旗就当地的民族民俗做了进一步了解和收集。
    旗委宣传部、旗政协、文联等部门及老作家、教师与《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编委会一行进行座谈,向编委会介绍了有关乌拉特文化中的民间故事、乌拉特婚礼、赛骆驼、打驼球、唱民歌、颂祝赞词、集体祭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俗,并赠送了相关书籍。对于政协用蒙汉两种语言编写出版的《乌拉特后旗地名集》,布林特古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地名有着很深的渊源,承载着地方的历史。收集整理地名是对历史的尊重,它不仅仅是后旗人民千秋万代的工程,对于其它地方收集整理地名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借鉴。”
    编委会一致认为,乌拉特民族是一个民族文化浓郁、民俗内容丰富多彩的部落。后旗集体祭灶、乌拉特戈壁红驼以及骆驼文化,尤其是驼球赛、骆驼团体赛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民俗将载入《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中。
    《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是国家“九五”、“十五”重点出版项目,由600多位国内外蒙古学家、历时15个春秋编纂完成。该百科全书搜集濒临绝迹的民族、民间科学文化遗产,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民族特色、鲜明的地区特点以及独特的范围、体例等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是中国出版社和我国56个民族历史上的第一部民俗百科全书。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第一部大型集体攻关课题,也是我国出版史和蒙古族民族历史上的第一部民俗百科全书。该书系统地介绍了蒙古族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娱乐游戏。全书由经济卷、精神卷、物质卷(上中下)、姓氏卷等四大卷共6本、2万余条、1000万字构成,经济卷、精神卷已经出版,物质卷(上中下)、姓氏卷的编纂及全书的汉译和英译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巴彦淖尔日报社《巴彦淖尔日报》记者 金斯庆 通讯员 娜布其)

作者: 蒙古语翻译    时间: 2012-11-21 10:36
李鼎铭编写蒙古历史讲义
来源: 内蒙古日报  
 李鼎铭先生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著名的开明绅士,在他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期间,曾提出“精兵简政”的建议,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视。  李鼎铭是陕西米脂人,从1910年起先后在绥德、米脂、榆林等地当教员,从事教育10余载。最近发现了李鼎铭1916至1917年受聘于榆林中学,担任教员时亲自编写的一份蒙古历史讲义。  这份70年前的蒙古历史讲义现保存在李鼎铭的长孙李雪峰手中。李雪峰是宁夏电力局的离休干部,1984年,他到陕北探亲,途经榆林,当地一位已退休的老中医鱼道隆先生向他献出了自己珍藏的一份油印文稿,即鱼道隆的父亲鱼继尧1916至1917年在榆林中学读书时使用的历史讲义,也就是李鼎铭当时任教员时编写的《蒙古历史教科书》。  这是一册用毛边纸油印线装的讲义,共104面,约2.7万余字。文首一行为“蒙古历史教科书教员李鼎铭编纂”。据鱼道隆为这份讲义写的简短“序言”中称,这是他的父亲鱼继尧的手迹。全书分总论、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4部分,除简短的“总论”外,其余3部分又分为11篇36章。从讲义的内容看,这是一份叙述古代北方民族史很简要的讲课提纲,从夏商时期北方的猃狁、荤粥开始,中经北狄、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党项、女真,到蒙古的勃兴、元朝盛衰、明清时期的蒙古及与俄之关系。脉络清楚,基本史实准确,自成一种体系。这反映出李鼎铭曾经翻阅了大量史籍,进行了认真的综合归纳。  李鼎铭家乡所在的陕北榆林地区,历来是与北方游牧民族交界来往之地,蒙汉来往十分频繁。这种历史关系和相互影响,是李鼎铭能够更多地了解蒙古历史一个有利的条件。在这份讲义中,能够不受封建正统偏见的左右来看待北方各民族,采取客观叙述的手法,对于蒙古族作为统治阶级的元朝所实现的空前统一予以肯定;对于忽必烈的用人之道、元朝的对外对内交通建设等颇加赞许,这在当时都是难能可贵的。(陈育宁)
[责任编辑 雒扬 ]






欢迎光临 蒙古语翻译事务所_蒙文翻译,蒙语翻译,新蒙文翻译 (http://mgltx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