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翻译事务所_蒙文翻译,蒙语翻译,新蒙文翻译

标题: 蒙古盔甲-монгольский доспех [打印本页]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39
标题: 蒙古盔甲-монгольский доспех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12 00:34 编辑

红与黑,那是中世纪的颜色。
是镔铁和热血的熠熠生辉。
锈迹斑斑的头盔上那些铁锈红
是中世纪的历史?还是骑士以前激昂的血。


历史,不过是骑士脱去的重甲。

漫漫万里。
路、雄关、大地尽头那我的敌人们,
那些最后的,最后的海洋啊。
我曾经来过。。。。。。

090148h68sxthbia76xsi8.jpg (106.59 KB, 下载次数: 4152)

090148h68sxthbia76xsi8.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39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20 13:09 编辑

蒙古先世


     在蒙古人的记忆中,最早可以追溯到的蒙古先世原本是雄踞蒙古高原人口众多的一族,武力雄强,在战争中获胜的总是他们,历史上记载着:“没有一个突厥种族的部落未曾感受他们铁臂的痛击,未曾领受他们弓失的厉害,因此所有的这些部落无不对蒙古恨之入骨,同时又呻吟战粟于其强大的压力之下”
     然而蒙古先世却在一次战争中轻敌中计,丢失了在草原上的霸权。覆灭了他们所有的军队。战士战死,部众被俘。
     唯独有叫做乞颜和诺古斯的两人带妻子逃出,进入额尔古纳山,在额尔古纳山的诸神灵护佑下,他们修生养息,子孙繁衍,在那大山中蛰伏了400年的时光。
    400年后,他们决定回到他们祖先的故土,走出大山回到蒙古先世丢掉霸权的蒙古草原。他们说:“让我们来找一个出口,从这里出去吧,如果人们以朋友对待我们,我们就和他们和平相处,如果有人和我们为敌,我们就同他们战斗到底。”

10092921438239fc9039ca6bf1.jpg (29.55 KB, 下载次数: 3724)

10092921438239fc9039ca6bf1.jpg

5838230447_741e3ee104.jpg (184.39 KB, 下载次数: 3949)

5838230447_741e3ee104.jpg

77.jpg (94.13 KB, 下载次数: 3781)

77.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39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14:52 编辑

融铁出山


    在蒙古和突厥民族的勃兴的开始都曾有和冶炼铁有关的故事,突厥曾经是柔然的锻奴,终成为了黑铁时代的强者,振聋发聩的震撼过大地,而蒙古从他走出大山回到他们祖先的草原时候,就是从融化铁山开始的。同样是一个和铁有关的事情。同样成为黑铁时代纵横世界的洪流。
       在蒙古人决定走出额尔古纳上的严寒的峡谷和狭窄的山道的时候,他们来到他们以前经常在哪里融铁的铁矿。以70头牛马皮为风箱,燃烧木柴与煤,融化铁山山壁,获得无数铁器,穿破大山才从这个山隘走到一望无际的原野。那片原野就是他们祖先的故土。

       融铁出山是蒙古最幸福的时刻,从那时起他们走出蛰伏的400年时光,走出大山,走向一望无际的祖地,也走向了广阔的世界性舞台。
   他们没有忘记那座山,融化那座山和打铁的事情。在成吉思汗的氏族里,曾有这样的节日,他们在走出大山的那一天,将铁烧红,放到砧子上锻打。蒙古就是这以这样的习俗来纪念他们走出牢笼,返回祖地的时日。

142257royytrkzt1ir8m2o.jpg (76.71 KB, 下载次数: 3742)

142257royytrkzt1ir8m2o.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0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20:37 编辑

锁甲和面甲


     蒙古先世由于流亡入额尔古纳山也丢失了先世的历史,走出大山后的历史逐渐清晰起来。
     历史记载中的最早出现在蒙古的盔甲是锁子甲和面甲。
     那是在成吉思汗的先祖时代,成吉思汗的祖父巴尔坛巴特尔是六兄弟,这六兄弟里就有蒙古著名的英雄忽图剌合汗和合丹巴特尔,有一天忽图剌合汗和合丹巴特尔与他们的20多个那可儿在蒙古草原遇到遭遇战。对方是图伦黑、忽勒丹以及布尔塔黑巴特尔和他们的那可儿。
      历史记载了这次战斗如同古代草原的风情画,战斗的一开始,合丹巴特尔单人单骑骑快马冲过来打落对方一名武士,夺其马匹,先胜一着。
     图伦黑、忽勒丹和布尔塔黑巴特尔觉得自己也是从千人中选出的武士,不甘服输,双方交战在一起。
     忽图剌合汗在战斗中,用长矛刺穿图伦黑、忽勒丹的锁子甲,矛尖刺传前臂,穿过他的锁子甲和臂底,一直刺到腿下部。
     图伦黑、忽勒丹强忍剧痛,用力拉紧缰绳以避免跌落下马,以至于连马舌头都被马衔勒出血,但是还是气力不支,跌落下马。他们英勇的那可儿拼命拼杀,救回了图伦黑、忽勒丹。
     图伦黑、忽勒丹事后和他们的那可儿在辩解这次失利的时候说:他正惊奇的看着忽图剌合汗脸上罩的面甲,突然就倒在自己的白马腿边。
     另一则事情出自蒙古弘吉剌部的射手主尔鲁黑蔑尔干,有一天这位射手差点和他弟弟手足相残,弓失相向。但是这位神射手只是想用弓箭警示一下弟弟,无意夺其性命,所以只是射穿了他弟弟的耳朵和锁甲(头盔后连接着的护项)。这个事情里的主尔鲁黑蔑尔干是弘吉剌部的先祖。而弘吉剌是最先走出额尔古纳的蒙古部落之一。



   图一:俄罗斯鞑靼族面甲锁子甲

IMG_4636.jpg (93.17 KB, 下载次数: 3727)

IMG_4636.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0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14:12 编辑

     锁甲发展源流:

     在欧洲的板甲没有出现前,锁子甲被认为是一种制作工艺比较复杂的盔甲。先前的认识认为是欧洲的克尔特人发明了锁子甲。然而在随后的考古中发现,是欧亚草原西部的斯基泰人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经发明和使用了锁子甲。善于贸易的克尔特人学习了这种技术,普及到欧洲,罗马,帕提亚,伊朗。。。。公元384年前秦大将吕光在攻打龟兹的时候,遇到身穿“铠如连锁,射不可入”的锁子甲的军队。
       锁甲一直是中亚擅长之物,在吐蕃时期,吐蕃军队大量配备了锁子甲,《通典》《吐蕃传》记载 吐蕃“ 人马俱披锁子甲, 其制甚精, 周体皆遍, 唯开两眼, 非劲弓利刃之所能伤也” 。也就是在隋唐时期,中亚的康国和中原的贸易品中也出现了锁子甲,就在此时的高丽,也出现了锁子甲,唐太宗征讨高丽的时候,就有一个祠堂有锁子甲,并称来自前燕。其来源应该是通过草原贸易之路通往朝鲜的。

       锁子甲在东亚的普及是在元代,蒙古人又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呢?并非是蒙古领有中亚后的事情。而是在蒙古的先祖时代。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0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14:53 编辑

《蒙古秘史》拾遗

      《蒙古秘史》用最朴素的语言记载了真实甚至可以触摸的历史,星星点点的也反映了黑铁时代的蒙古的一些军器的风貌。

     记一:
     自那布尔罕山上走下来的,铁匠扎尔赤岱兀老人背着风箱,带着在摇篮里的者勒蔑,给铁木真做了伴当。同铁木真一起长大者勒蔑。后来成为铁木真最亲密的战友。

   记二:
    在铁木真,王汗,札木合三人准备合击三姓蔑儿乞的时候,札木合用史诗般的语言说明了他的部署。
   我祭了远处能看见的大纛旗
   我打了黑牤牛皮做成的有咚咚之声的战鼓
   我骑了黑色的快马
   我穿上坚硬的铠甲
   我拿起钢做的长枪,扣好用山桃皮裹的利箭
   我上马去和合阿锡、蔑儿乞厮杀
   我祭了远处能看见的高军旗
   我打了黑犍牛皮做成的有沉重之声的战鼓
   我骑了黑脊的快马
   我穿上皮绳系成的铠甲
   我拿起有柄的环刀,扣好用带箭扣利箭
   我上马去和兀都亦锡、蔑儿乞厮杀


   记三:
   十三翼之战中札木合击败铁木真,札木合转身回军,架起70口大锅,将反对他的70个敌人煮了。这反而激起人们对他更大的敌视。
   不管战况和后续影响如何,架起的这70口大锅也很有声势。

   记四:
   和塔塔尔之战,战后决议全部尽杀高过高大战车轮的男子,结果别勒古台向透露消息,塔塔尔俘虏每人袖子里裹藏了刀,惨烈的拼死一战。
   这些俘虏都能人手一刀。说明当时蒙古男子皆兵不是虚言。

   记五:
   阔亦田之战,两军相互对峙,手持武器即将进攻的时候,对面山岭上射来一支箭,一箭就将成吉思汗的坐骑,一匹披铠甲的白口黄马的锁子骨给射断了。
   事后成吉思汗问是谁射杀他披甲的白口黄马。一位战士平静的说:“射杀那匹披甲的黄口白马是我”。
   那位战士的名字叫做只尔忽阿岱。是蒙古最伟大的射手,后来成为战功最显赫的统帅。
   成吉思汗感叹此人的英武,坦诚。叫他“哲别”让他披起铠甲,随自己四处征战。
   哲别的意思,是一种弓箭的形式,是梅针箭的意思。此战射倒桑昆的是一种兀出玛,一种马箭。

2351503raar67h6ahhshum.jpg (47.3 KB, 下载次数: 3725)

2351503raar67h6ahhshum.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0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17:20 编辑

《蒙古秘史》拾遗

    记六:
   王汗曾问札木合,在铁木真的部众中主力是那些,札木合说:
   那里有成为兀鲁兀惕和牤兀惕的百姓。
   那些是能厮杀的,
   愈转战越能守住阵势
   越翻旋越能显示技能。
   是从小熟练刀枪的百姓
   他们有黑的和花的战旗
   他们是应当当心的百姓

    记七:
   和乃蛮的统一战中,哈萨尔统领中军,成吉思汗亲自为前锋。
   塔阳问他的忠实随从们:“那赶来的,如狼将群羊直赶至圈内的,是什么人?”
   札木合说:“是我的兄弟铁木真用人肉养的四条猎狗,
   曾教铁索拴着。那狗铜额凿牙,锥舌铁心,
   用镮刀做马鞭,饮露骑风,厮杀时,唤人肉。
   如今放了铁索,垂涎着喜欢来也。
   四狗是哲别、忽必来、者勒蔑、速不台四人”。
   塔阳又问:“随后如贪食的鹰般,当先来的是谁?”
   札木合说:“是我铁木真安答,浑身穿着铁甲,似贪食的鹰般来也。
   你见么?您(你们)曾说:若见达达(蒙古原文作忙豁勒,即蒙古)时,
   如小羖壤羔儿蹄皮也不留。你如今试看!

    记八:
    对于哈萨尔的出场,历史记载同样瑰丽
    用人肉养大
    能吃三岁小牛
    身长足有三度
    身穿三层铠甲
    能拽三个犍牛
    。。。。。。
    大拽弓能射九百度
    小拽弓能射五百度
    这就是与众人迥异,生如巨蟒的哈萨尔。

   记九:
   在分封千户的时候,木匠古出古尔千户,缺少百姓,将成吉思汗的车工木勒合勒忽二人一起并为一个千户。
     
   记十:
   随后在1205年,哲别、速不台远征垂河流域,造了很多铁车出征。   是用锻铁箍了战车车轮,轴承,和其他部位的加强型战车,以翻越连绵的大雪山。

   《蒙古秘史》没有专门记载工匠的篇章,但是我们也可以管窥当时黑铁时代的蒙古。十一岁的铁木真和札木合结为安达时候,送给札木合的灌铜的髀骨,第二次结为安达时候两人彼此给对方系上的金腰带。在塔塔尔营地捡到的带着金项圈,金耳环的失吉忽图忽。塔塔尔营寨中的银摇篮。王汗大帐中的金银器皿,流亡的桑坤还带着的金盂,在铁木真黄金包裹着的门槛边长大的养弟忽吉忽图忽。。。。。等等的零散记载,看那所谓初始草味,百工之事,无一所有,无从得铁的错误的臆测本就是无稽之谈。
          蒙古残阳如血的的早期历史,映照着页页刀枪盾剑的记载。
           这只是他们蛰伏400年后再次更生的前奏

090337lb4helsdsenmb462.jpg (106.05 KB, 下载次数: 3830)

090337lb4helsdsenmb462.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1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17:47 编辑

蒙古马
   世界上最美的生灵是什么?是马。
   对人类历史进程起了最大作用的生灵是什么?是马。

    在蒙古和游牧民族的文化里,马是可以起人的名字的生灵,盔甲是可以起人的名字的物件。是人生旅途中的伙伴。
    蒙古人选择蒙古马,是应为适应他们的战争形势。看历史上从呼伦贝尔到阿尔泰,从蒙古到撒马尔罕,到高加索,到多瑙河,巴格达,叙利亚的跨越万里的远征有多少。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蒙古马会成为蒙古军的主战马匹。
    蒙古人培育的这种优良的战马,耐力超强,勇敢绝伦,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唯独这种马可以面对各种险境,跨越草原,河流,沙漠,高山。。。。一生都在征途。游牧民族的战术必定和马息息相关,北魏突袭柔然,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马匹是主要的因素之一。

      马常常被研究古代战术的所忽视。
       铁木真的统一了克列,引发了克列昔日敌人乃蛮部的不满,塔阳汗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岂能有两个王者”,联合旺古准备发动战争,但是旺古站在了铁木真的一边。铁木真必须再度准备一场死战。铁木真清点兵马。用十人队,百人队,千人队组织了军队,派了六等扯儿必指挥官。组建千人队,护卫和宿卫。
   当时由于仓促,铁木真的马瘦弱体力不足。朵岱扯尔必建议铁木真我们人少,又远来,可以稳住、先牧马,调整战马体力,多设疑兵。铁木真接受了建议,在夜间每人点起五堆篝火。

    在铁木真和乃蛮的统一战时,乃蛮的哨探查探到铁木真军队马匹瘦弱的情况,塔阳汗提出战术性撤退诱敌到阿尔泰战略。塔阳汗说诱敌到阿尔泰的时候,乃蛮的马正好控好肚子,而铁木真的战马已经疲乏,到时候在决一死战。这个想法却受到曲出律,速别赤的嘲笑。塔阳汗无奈的说:如果这样,在战场厮杀的时候,不要丢了你们的勇气。那一战乃蛮彻底战败,铁木真统一了蒙古,成为成吉思汗。
     塔阳汗的战略实际是个不错的战略,诱敌到阿尔泰,铁木真的战马将消瘦的不能作战,而乃蛮的战马正好“控”好。处在最佳的战斗状态。

     1205年,成吉思汗造铁车,令速不台出征。临行前成吉思汗对速不台说:
    这次远征,要翻越高山,渡过大江,要注意路途遥远,在军马没有消瘦之前,要爱惜军马,在军粮没有用尽之前要节省军粮,不能等到军马消瘦后才加以爱护。军粮耗尽后节省也无用,在路上有很多野兽,当心路途遥远,不要让军人放马冲向野兽。不要让他们无限制的围猎。即使为添补士兵军粮,进行围猎的时候,也要限制。除了有限的围猎,不许士兵给马套上鞍鞦,口衔行军,那样士兵就不能策马奔跑。此次进军,定要追击敌人到大地的极处,所以打造了这些铁车,用以翻越群山。

   成吉思汗对于速不台的“铁车出征”的战略指导。字字句句没有离开马。如果你不懂马,不懂控马,就不要装模作样的去研究游牧民族的战术。在此后的历史中,哲别,速不台诱敌十二天,诱杀了格鲁吉亚,高加索的军队,而且俄罗斯,匈牙利诸多的军队全军覆灭都有此战法缘故。
   诱敌,并非只是拉扯敌军阵型,拉长补给,对于蒙古军的意义还在于,调整双方战马的状态。在十几天的天地奔袭中拖垮敌人的战马。此时调整好的耐力出众的蒙古马,可以冲垮他们,追击他们。

   蒙古军出征每一位兵士带好几匹马,军官甚至带六匹马,轮流骑乘。调配好体力,骑乘一天的马,休息三四天,带的马匹很多。卓越的耐力可以把敌军的马匹拖垮。      
   蒙古军将盔甲辎重分配在别的马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游牧民族的遭遇战中,会争着下马著甲的原因。

   基督教世界的东西,上帝最知道。
   穆斯林世界的东西,安拉最知道。
   长生天下蒙古人培育出的蒙古马,调马和控马,蒙古人最知道。

0234099e5e9m9n9s9fh09y.jpg (207.03 KB, 下载次数: 3947)

0234099e5e9m9n9s9fh09y.jpg

Woman_warrior_by_bitrix_studio.jpg (102.3 KB, 下载次数: 3810)

Woman_warrior_by_bitrix_studio.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1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20:38 编辑

冲阵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特别是普兰·加尔宾出访蒙古,认为蒙古喜欢用弓箭决定战斗的记载在西方获得普遍传播后,成为了西方的一般认识。
   实际上,围城战,攻城战,追击战,阵地战,这几种古代战争的形式中,决定胜负的还是阵地战。
   
       蒙古统一战中,对阵塔塔尔,蔑儿乞,克烈,乃蛮,扎答兰,泰亦兀,无不是在阵地战中一决胜负。没有谁会愿意做失败者,强者之间总会最后在在阵地上解决胜负。
     铁木真的逐渐强大,引起了札木合和桑坤的敌意。这是三个有可能成为蒙古可汗的草原英雄。但是桑坤和札木合却阴谋用婚宴来骗铁木真到来,企图在宴会上计杀铁木真。消息走漏。引发昔日盟友的决战,这也是决定蒙古之主是谁的决战。
   当时铁木真方面的主力是兀鲁兀惕,忙兀惕。是从小熟练刀矛弓箭的,厮杀出来的战士。史书上常常用“用刀往他们脸上刺,都会顶着冲上去”来形容他们作战意志的坚决。当铁木真和他们商量是否可以冲锋陷阵的时候,这两部首领,铁木真的叔叔和安达知道冲阵的凶险。对铁木真说:“我们来冲阵,请你将来照顾好我们两部的孤儿,日后抬举”
    决战之日,兀鲁兀惕和忙兀惕两部立阵于最前。
    克烈部最强的是只尔斤部。克列让只尔斤做先锋,土门土别干做后援,然后是斡乐·董合亦惕部冲。然后是王汗的1000护卫军,最后是克列的大中军冲阵。

  战役过程
   一:决战首先是克列部的只尔斤部先启动冲杀过来,铁木真的兀鲁兀部和忙兀惕顶着冲上去,压制退了克列的只尔斤部。
   二:兀鲁兀部和忙兀惕追击退却的只尔斤的时候,克列的后援土门土别干部冲来,把忙兀惕部的忽亦乐达尔刺在马下。忙兀惕部落的立即在忽亦乐达尔刺落马处组成阵。
   三:铁木真的兀鲁兀部立即冲入克列的土门别尔的军阵中,一翻厮杀压制了他们。
   四:这时克列的斡乐·董合亦惕部作为后备队冲上来,兀鲁兀部表现神勇,再次冲垮了克列的预备队。
   五:克列的1000精锐护卫军再次冲锋,兀鲁兀部杀红了眼睛,连冲三阵,连这1000护卫军都打垮了。
   六:兀鲁兀经过惨烈的厮杀,冲入克列的大中军,如果大中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那么克列大中军的核心就是指挥桑坤。兀鲁兀冲入克列的大中军,用兀出玛箭射中桑坤的面门。
   
    铁木真此时无比感慨的说:长生天给我们打开了门闩
   那一战可以说是决定蒙古之主属于铁木真还是札木合还是桑坤的死战之日。兀鲁兀部在厮杀之日成为盾牌,遇敌之时成为屏障。成吉思汗后来对自己的子孙说,直到子子孙孙都不得断绝兀鲁兀的位子。那一战不仅伤了忙兀惕部的忽亦乐达尔刺,连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四杰之一的博罗忽勒,还有博斡尔都打得成为失踪人员。
    第二天天明的时候,博斡尔回来了,乱军中马战死了,他夺了克烈一匹马独自回来。
    黎明的晨曦中,博尔忽勒抱着颈脖中箭的窝阔台两人骑着一匹马也回来了。
    那一刻,铁木真留下了眼泪。

    强者决胜负于死战之日。在死战之日的冲阵的时候,重装铠甲的作用就显示出来。无论是战士,还是战马。重装盔甲对于他们是性命相关的伴当。追击战中铠甲作用不强,围城战中也一般,唯独在冲阵和攻城战中。铠甲是战士和战马的第二生命。

    杂记:
   就在铁木真和王汗关系破裂前,乃蛮曾对克列发动突袭,几乎覆灭了克列,王汗向铁木真求援,铁木真派他英勇的四杰击破了乃蛮,夺其盔甲牛羊,把他们赶出了克烈地区,解救桑昆和克列部众。
    1203年和铁木真同饮班珠尔尼河水的19个人里,有一位叫做扎巴尔火者,是西域人,史称塞夷人,打仗总披重甲,挥舞骑枪冲锋,他有时候还骑着骆驼冲锋陷阵。


2352017k9eeru86rqu1b61.jpg (28.96 KB, 下载次数: 3653)

2352017k9eeru86rqu1b61.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1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20 13:19 编辑

1206年

  在1206年左右,铁木真统合了贝加尔湖东西的部落。统一了蒙古高原上所有的毡房百姓。立起了九尾大纛,成为成吉思汗。
  这个时候,桑昆死了,札木合也死了,蒙古高原迎来了成吉思汗时代。

   这些毡房百姓,在随后的日子,将走向环绕大陆的海洋。

  炼万众于一炉:
  成吉思汗整编了所有蒙古人,打散了以往的血缘部落,用千户的组织重建了草原社会。在蒙古统一战中建立功勋的95名英雄,成为蒙古95个千户。

   法典时代:

   成吉思汗颁布了《大扎撒》的法典。他的养弟失吉忽图忽成为第一代依据法典断事的大法官。《法典》的颁布,给未来的欧亚草原带来的是法典时代。混乱的草原社会血缘部族的血亲复仇,血族复仇同态仇杀的时代落幕了。随后的岁月里,四大汗国,青帐,白帐,乌兹别克,哈萨克,蒙兀儿汗国,叶尔羌,札剌亦儿王朝,帖木儿帝国,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亚汗国,西瓦汗国,浩罕汗国,和硕特汗国诸多游牧王国王族世系都是成吉思汗后裔的原因并不是别的,而是他们代表着草原社会的秩序。随后的《卫拉特法典》《哈斯木法典》《喀尔喀法典》等等的颁布,都是草原社会巨大的进步。

  能者成王:
成吉思汗在统一的过程中,逐渐淘汰了那一套草原贵族的世袭。解放了草原社会的武士们得活力。只要你有能力,你会成为强者,拥有领地和金色的毡帐。那是一个无论你的出身何等卑微,凭借着个人的雄武,气概,计谋就可以夺得属于自己的王土的时代。

  建军:
   成吉思汗挑选矫健雄强的子弟,建立起常备军,这一万怯薛,是草原上早期的职业军人。是成吉思汗的大中军。在政治上确立法律,和在军队中确立军队纪律,作战纪律同样有革命性的进步意义。没有严格纪律的军队,终究不过是乌合之众。而成吉思汗用铁一样的纪律,打造了蒙古军这一辆战车。

   军备:
   由成吉思汗的怯薛和断事官参与诉讼。由怯薛经营管理,发放箭筒,弓,铠甲,军械,照料军马,发放物资。

  文字
  成吉思汗令创立蒙古文字,令蒙古子弟,断事官学习。

   驿站:
  联系起一个大国,需要中枢,需要联系的机制,对政治意义上是这样。而驿站对于军事的作用在于快速的传递情报,收集情报。驿站的每一个端点,都是蒙古的眼睛和耳朵。


   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的成吉思汗:
   外族看历史,由于缺乏对草原社会的了解,一般来说,只能看到那个军事家的成吉思汗。
   而我们却要看到一个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设计的这些制度,法典可以说是一个先知,这些制度上的改变是比蒙古的战绩更影响深刻的,在一步一步思索这些政治制度,逐渐完善他们的时候,成吉思汗推进这些制度实施的无比艰难。
   为了这个制度的实施,老牌的蒙古贵族阿勒坦和撒察别乞,泰出,布里伯阔等死的死,落寞的落寞。成吉思汗的母亲也嫌弃他没有按照传统的习惯给她分更多的人口而不悦,阔阔出也在政权教权的争夺中被折断脊梁。这些都是成吉思汗的亲族和近臣,尚且不甚理解,何况他人?似乎蒙古每一步制度上向前推进,车轮下都会是淋漓的血。然而我们对比以前的草原社会,对比匈奴,鲜卑,突厥汗国,对比后来的蒙古达延汗的政治。
   在对比中,我们才能看清当年的那个先知,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的成吉思汗。


161846x81f1811owl3183l.jpg (34.33 KB, 下载次数: 3710)

161846x81f1811owl3183l.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1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15:01 编辑

蒙古盔甲------蒙古型钵胄

   蒙古型钵胄:小巧灵活,极端的朴素,功能之上,没有多余赘物,是一个钵形。最小的减小了风的阻力。盔前有一小帽檐,可以遮光,防止雨水流在面部。属于适应草原地带的设计。
    盔下一般链接有皮质,条形甲,锁子甲的护颈,向前连接形成护喉。护颈,护喉设计思想从游牧民族冬帽而来。软质的护颈,是为了连接护喉,还有就是保持良好的颈部的转动。颈部的灵活性对于游牧民族的战术作用极大,蒙古型钵胄的软质的护颈,和向前连接的护喉,绝对是盔甲设计的进步。
    古代草原斯基泰人通过贸易或者掠夺到当时世界最精良的希腊科林斯头盔要割掉下半部分再使用,就是这个原因,蒙古型钵胄影响极大,成为后来800年里东亚的主流。满洲盔甲直接继承的就是蒙古型钵胄。

233035x4ujsiuq6x66rosu.jpg (22.23 KB, 下载次数: 3705)

233035x4ujsiuq6x66rosu.jpg

233031dde7h42hxxdz4tc4.jpg (64.84 KB, 下载次数: 3744)

233031dde7h42hxxdz4tc4.jpg

233026w6dqjw3gq26q2tlp.jpg (14.98 KB, 下载次数: 3640)

233026w6dqjw3gq26q2tlp.jpg

233051qyl2bqfqrfcdlvdm.jpg (60.34 KB, 下载次数: 3740)

233051qyl2bqfqrfcdlvdm.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2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20 13:15 编辑

    蒙古盔甲----条形甲


  条形甲是最早出现的盔甲之一,也是世界传播使用最广泛的盔甲之一。埃及的底比斯阿孟霍特普时期的墓葬中出现了这种铠甲。约3500年前,随后使用铁的亚述人把它在中亚推广,公元前9世纪迈入铁器时代的斯基泰人向东部草原地带传播了这种盔甲,匈奴鲜卑使用了它,又向东传播到朝鲜,日本。
     条形甲被最广泛的使用的原因,是这是制造方法最简单的盔甲。只要能铸造或者锻造手指宽的金属条。就可以用皮绳把这些金属条按照自己的身量编系成铠甲和马铠。蒙古人喜欢用皮绳把这些编穿成对襟大衣的衣服形状,俗称蒙古对襟.蒙古战甲一定会编穿成最容易穿上的哪一种。
    最简单的或许是最好的,条形甲比后来欧洲出现的板甲随身,比锁子甲防重骑枪穿刺。
    对于要冲阵的骑兵,这在13世纪是最好的选择。成本最小,制造最简单,骑士可以自己编穿。最主要的是,防护最好。
    马凯在公元前有游牧的萨尔玛特人发明,逐渐传播到世界,鲜卑时代传入到蒙古高原。鲜卑开创了东亚游牧民族的重骑兵时代,契丹和女真也也复兴了重骑兵,接下来就是蒙古。
    这些游牧民族都是轻重骑兵的搭配。蒙古,毫无疑问配备了重骑兵用以重逢陷阵,史料和遗留下的绘画反映了这些.



      记住:条形甲,圈甲是13世纪前蒙古草原的原生因素,蒙古盔甲发展出一种条形圈甲。
          结合了圈甲和条形甲,是把条形甲,用皮条联系成弯曲的圈,以圈为组。一个圈,一个圈的连接。
          锁子甲是最早出现的,面甲尽管少,但是在蒙古先祖时代就出现了。


   
    图一:12-13世纪蒙古国出土条形甲,蒙古东部衣冠冢,西部墓葬。
  图二:俄罗斯出土蒙古条形甲。
  图三:条形甲穿着。
  图四、五:内蒙古博物馆蒙古条形甲。
  图六、七:蒙古国复原蒙古条形甲。
  图八:出土蒙古马凯。

020818jzyaajhd6yyhzfy4.jpg (129.35 KB, 下载次数: 3832)

020818jzyaajhd6yyhzfy4.jpg

184201h441v8hdyti7j1j8.jpg (223.39 KB, 下载次数: 3894)

184201h441v8hdyti7j1j8.jpg

135118l1864brre8a4z81j.jpg (30 KB, 下载次数: 3750)

135118l1864brre8a4z81j.jpg

003735q0zr0tzgc6te06ij.jpg (247.17 KB, 下载次数: 3937)

003735q0zr0tzgc6te06ij.jpg

003732jhrwhpggruqxxzlr.jpg (269.42 KB, 下载次数: 3926)

003732jhrwhpggruqxxzlr.jpg

Warrior.jpg (782.28 KB, 下载次数: 4465)

Warrior.jpg

photo-42.jpg (145.93 KB, 下载次数: 3874)

photo-42.jpg

003738jj9zk585fdvv5fbn.jpg (235.54 KB, 下载次数: 3870)

003738jj9zk585fdvv5fbn.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2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15:30 编辑

蒙古盔甲----罗圈甲 尖顶盔

   尖顶盔的起源也很早,和库班类型头盔一样传播很广。草原民族的惯用头盔类型。

   圈甲,如果说成一种层甲,那么起源于罗马军团,或者亚述人希腊人更早的发明使用了他们。
   或者可以直接说,草原民族的圈甲是草原民族的自创。从突厥时代以来东蒙古到阿尔泰的岩画里的游牧武士就穿着着这种圈甲。是草原民族的原生性盔甲。草原民族的自己的盔甲系统。
   蒙古的圈甲应该有革制,金属,在皮革上缝制铁条这么三种。蒙古国的影视剧里主要是皮质上连缀铁板这种,也有考古学依据。
  普兰·加尔宾和宋人的记载,圈甲有一种皮革制成的。制作似乎也比较复杂,用手臂那样的皮条做成,用树脂粘连成弯曲的形状,用皮绳连接这些弯曲的复合皮甲。皮革有三四层或者六层两种记载。
  防护性能很好。而且连接在一起的圈条,可以随着身体运动伸缩,随身性也很好。

  蒙哥汗帐下的速哥将军,应为一次战场上的英勇。被赐给白金50两,良马两匹,紫色的罗圈甲一套。

图一:尖顶盔
  图二、三、四岩画中铁勒,突厥,回鹘圈甲。
  图四:蒙古圈甲。
  图五:蒙古圈甲。
  图六:中亚壁画中的突厥圈甲。
  图七:俄罗斯据出土资料绘制的蒙古圈甲。
  图八:俄罗斯博物馆蒙古圈甲。


sibir_222.jpg (46.6 KB, 下载次数: 3735)

sibir_222.jpg

s9176714.jpg (53.9 KB, 下载次数: 3746)

s9176714.jpg

198.jpg (96.6 KB, 下载次数: 3778)

198.jpg

突厥骑兵2.jpg (92.21 KB, 下载次数: 4085)

突厥骑兵2.jpg

dab78a45bb4f.jpg (154.94 KB, 下载次数: 3846)

dab78a45bb4f.jpg

190258zaxb9b8c18bff4hx.jpg (152.79 KB, 下载次数: 3834)

190258zaxb9b8c18bff4hx.jpg

med_gallery_21852_354_119957.jpg (61.72 KB, 下载次数: 3756)

med_gallery_21852_354_119957.jpg

1351037e5xhkp7phykybab.jpg (63.8 KB, 下载次数: 3777)

1351037e5xhkp7phykybab.jpg

190300a9axx6q9vtqbb4xt.jpg (66.57 KB, 下载次数: 3765)

190300a9axx6q9vtqbb4xt.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3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15:34 编辑

笠型盔 · 皮甲

    笠型头盔起源也很早,使用也极其普遍,帕提亚,罗马,西班牙,中亚诸国,西域都广泛使用。
    蒙古也是用笠型头盔,但是笠型头盔显著的缺点是帽檐太大,不会太适应蒙古高原狂野的的风,没有护颈和护喉。笠型头盔对于蒙古型钵胄的朴素的流线,无多余赘物,防风,软性护颈,向前的护喉,是一种落后的形式。

   皮甲,有条形皮甲和罗圈型皮甲两种,正如铁甲有条形甲和圈性两种一样,编穿形式也一样。
   轻骑兵,远箭士会穿着这种盔甲。
   但是对于冲阵的重骑兵来说,他们不会穿着这种皮甲,无论马匹还是骑士,冲阵的时候对于敌方密集如雨的弓箭齐射,还是长矛如林的战阵,穿着轻质皮甲冲锋等于去送死。
   所以,皮甲属于远箭士。当然,远箭士也不会穿着重铠甲。在当时草原社会的立体攻势中,他们要保持灵活,他们侦查,哨探,诱敌,追击,在重骑兵侧翼放箭杀伤敌人。要保持快速灵活。
   这是战术的需要,并不代表轻质的皮甲是一种落后。
   战争,讲的是战争的需要。适应需要的,就是好的。


  图:蒙古国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蒙古皮甲,蒙古笠型盔

215828r3euuzp7w272wus2.jpg (25.94 KB, 下载次数: 3682)

215828r3euuzp7w272wus2.jpg

0037463aaynf1zx4gfb5bb.jpg (204.18 KB, 下载次数: 3894)

0037463aaynf1zx4gfb5bb.jpg

121754z44484b40y1yufeb.jpg (189.89 KB, 下载次数: 3874)

121754z44484b40y1yufeb.jpg

214745rnilzet36m6uanj7.jpg (54.23 KB, 下载次数: 3789)

214745rnilzet36m6uanj7.jpg

214743d4ch8zm8dj887mkr.jpg (46.7 KB, 下载次数: 3710)

214743d4ch8zm8dj887mkr.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3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15:36 编辑

防御

   长期以来蒙古一直给人一种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的印象。
   实际上,蒙古和众多游牧民族都是在冬季草场和夏季草场进行季节性游动的。而一般的印象会认为草原上的战争就是骑兵追逐战。实际并非如此。
    蒙古在1206年之前防御一般分为寨防,车防,阵地防御这么三种。以后也基本围绕这三种进行了丰富。

     寨防:
     蒙古草原诸多部落实际游离在游牧民和森林民之间,塔塔尔,巴尔虎,托马特等部落是有自己的寨的。是经营多年可以作为坚固的防御依托的,类似于克烈等部落,也有可以移动的营寨。这是一种防御。寨防会有边沟或者拒马等形式。

   车防
    用车组成阵地,或者营地防御,是蒙古诸部最常见的防御形式。蒙古诸部都有制造大型木作的能力,一些显赫的部落制作的大型可以移动的蒙古包。到后来蒙古都没恢复到这个水平。常见的有拉物品的重车还有带精致的带锁的车这么几种。这种车很多,部落会把这种车组成直线型,弧形,圈形的防御阵地。或者是营地。防止别人突袭。这是最常见典型的游牧民阵地防御。

   阵地防御:
   在没有寨子,和战车营地的时候,蒙古人也会下马,组成防御阵地,持长矛并立。组成一个枪阵,防御骑兵突击。
   历史里记载过几例在1206年蒙古统一前的早期,防御中阵立的战例。成吉思汗严令下马组成阵地死战,不许后退一步。那些执行的作战命令战士的得到褒奖。

2008092410182210.jpg (64.93 KB, 下载次数: 3817)

2008092410182210.jpg

C9B2BF8B009716EDAF282CCDF0B86260.jpg (108.84 KB, 下载次数: 3796)

C9B2BF8B009716EDAF282CCDF0B86260.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3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17:07 编辑

  备战

   1206年蒙古统一后到1211年。这五年蒙古在干什么?
   在备战。
    在整合蒙古高原上的游牧人,恢复生产,制造武备,培育战马,制定战略。震慑西夏,联盟旺古。
    目标只有一个,金国。那个一百年里对蒙古草原诸部进行残酷的“灭丁”政策的金国,那个把众多蒙古诸部领袖钉死在木驴上的金国。
    原本是血海深仇,加上13世纪草原社会严酷的血亲复仇,血族复仇的心理。这一战,蒙古准备了五年。考虑到了战争的诸多方面细节。并做了充分的准备。
    对于金国高大的城墙,成吉思汗问:攻城战以什么武器为先?巴尔虎部年轻的安木海回答说:攻城战应以投石机为先,威力大,而且射程远。成吉思汗很高兴,任命他为投石机手。后来安木海组建了投石机部队。在世界战场上屡立战功。在窝阔台汗时期,他进入怯薛军,成为讲习战术的教官。

090005dgrzagwdikemwkm9.jpg (793.27 KB, 下载次数: 2073)

090005dgrzagwdikemwkm9.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4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15:39 编辑

对比突厥汗国和蒙古汗国:
     按照进化论的方法来看,草原社会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蒙古这几个王朝确实是在一步一步的革新。
鲜卑有了逐渐倒场的游牧技术,有了马镫,有了重装骑兵比匈奴王朝进步。突厥汗国有了游牧民族的文字,有了官僚制度,显然超越了鲜卑、柔然。蒙古超越了突厥汗国时期。显著的进步有:

    整合了草原各部,打散以往的血缘氏族。使草原各部成为一体。颁布了《法典》使欧亚草原进入法典时代。法典时代以前,草原社会是以氏族为单位,铁木真和札木合原本是幼结安达。但是却由于札木合的弟弟盗马,被铁木真属下射杀,导致安达和联盟瓦解,兵刀相向。仅由此就可以看出没有法典时代的社会秩序的脆弱性。蒙古有呼拉尔的议会制度,推举大汗,各部人们的利益在呼拉尔的争吵中可以调节。在呼拉尔军事会议上制定生产,战略计划。一旦制定就成为全体的明确目标。蒙古组建常备军,在怯薛里军士知识和技能能够得以学习传播保留。怯薛军是军功子弟学校,可以保持新兴功勋贵族子弟,还有蒙古草原有才华的年轻人,通过学习,管理,战功有着像社会最上层流动的渠道,最大程度的防治了阶层固化,保持了贵族子弟的鲜活性,还可以让平民百姓乃至于奴隶能有机会让才华脱颖而出。蒙古创立文字,把让贵族子弟学习文字,法典成为制度。怯薛是一种系统,从断事官到书记员到管理生产的都有,是兼顾生产和战争的系统。这些都是蒙古在制度上革新超越突厥汗国的地方。

   反思突厥汗国:
   反过来看突厥,建立突厥汗国,立即分裂成东西突厥,互相攻杀。部落之间也是以氏族为单位互相攻杀,可汗常被部众僭杀。沙钵略可汗有安罗还有大逻便和他争位。达头可汗也在攻击他。都兰把突利打得逃入隋朝。还有东突厥,和李世民打仗的时候,西部的铁勒部落,和薛延陀部落反叛攻击他,东边的突利也起来造反。剩下颉利可汗独自和李世民作战,后方遇到灾害,颉利可汗提出和谈,但是李世民一边派使臣去他的营地和他和谈,一边在谈判期间派兵袭击了他,就把他俘虏了。东突厥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亡了。
     就在同一年,西突厥自己灭亡了,原因是葛逻禄杀了西突厥叶护可汗。然后是怒失毕部落和咄陆部落没完没了的自相残杀。
    东西突厥稀里糊涂甚至没有一场大会战就自灭了。然后这些突厥部落成了雇佣军,帮助唐朝攻击西域的绿洲国。卖劲的攻击西域和西突厥的城池。他们有些人厌倦了做唐朝的炮灰,骨啜禄跑到蒙古,召集了700人建立第二突厥汗国。正在第二突厥汗国有声有色的时候。拔野古部落杀了默啜可汗。阙特勤再度恢复了突厥汗国,接着默棘连可汗被大臣毒杀,然后是登利莫名其妙被部下所杀。最后乌苏米失可汗遭到拔秘密,回鹘,葛逻禄的反叛,拔悉密部落把他的头献给唐朝。第二突厥汗国就这样在惊人的自残中结束了。
    后来是回鹘取代突厥汗国,却甘愿做看场子兼雇佣兵的角色。帮助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在每次帮助平定中收取红利。女子玉帛归了回鹘,城池土地归了大唐。最后被黠戛斯击败退出蒙古高原。整个突厥汗国时期莫名其妙的自相残杀,竟然在内战外战中没有一次规模的会战。以至于我一直怀疑,在突厥汗国时期,重装骑兵缺乏的原因,并不是这个时代重骑兵衰落了,是缺乏如同契丹,女真和宋朝,蒙古和金国那样的有组织的政权的硬战原因。突厥甚至不能和契丹和女真相比,和契丹和女真相比,突厥汗国更像一群自相攻坚的部落,而不像是一个政权。唐朝和有证权的国家的战争,可能只有在坦罗斯和阿巴斯王朝。如果突厥能合所有部众之力,世界史将是另外的样子。除此突厥汗国战略目标常常暧昧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突厥汗国也曾有过差点俘虏隋炀帝,包围唐长安的时候,但是却丝毫看不到他们任何的战略目标。他们和匈奴一样对统治农业地区没有丝毫的兴趣。

   说了上述这些,应该能稍微映衬蒙古的制度进步的地方。《草原帝国》里有一种说法,说蒙古的成功,是周边国家微弱的结果。实际上并非如此,反而隋唐的军事却相反建立在突厥的政体不稳,自相残杀的原因上。
   蒙古的成功,不是别的国家的衰弱,是蒙古在制度上革新,组织了自己。不仅制度,如同为攻打金国所作的5年得战备。突厥汗国时期是没有过的。
    长远的战略,清晰的战略目标,充分的准备,团结的部众,稳定的政体,蒙古汗国是超越了突厥汗国的的。


   图为:东西突厥汗国
        唐
        回鹘汗国
        第二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jpg (1.07 MB, 下载次数: 2212)

突厥汗国.jpg

唐1.jpg (1.09 MB, 下载次数: 2194)

唐1.jpg

回鹘汗国i.jpg (1.09 MB, 下载次数: 2158)

回鹘汗国i.jpg

第二突厥.jpg (1.05 MB, 下载次数: 2134)

第二突厥.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4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25 16:17 编辑

初始

      成吉思汗攻打金国发动的战争,是否是具有复仇的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成吉思汗的时代是血亲复仇和血族复仇的时代。这是这个时代的时代特征。蒙古后来是走上了征服狂热一般的穷兵黩武的征途。但是这个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的时候,确实是为了复仇。

   亲仇:
     尽管成吉思汗之前他们没有文字,但是每一个子弟都能清晰的记忆自己的血缘氏族的谱系。
     当时蒙古游牧民能清晰记忆起他们的先祖,记起漂亮的让所有人惊讶的斡勤•巴尔合黑,蒙古的首领俺巴孩,还有勇猛的合丹巴特尔被金朝残酷杀害。
     被铁钉钉死在木驴上的俺巴孩对蒙古子孙说的:“我作为万民的可汗,国家的主人,竟然因为亲自送女儿出嫁,被塔塔尔拿住,你们要以我为戒,即使把五个指甲磨尽,十个手指磨断,也为我复仇”。这句话萦绕在几代蒙古人心头。
     金朝的皇帝还轻蔑的让布拉合赤去给蒙古子弟传递这个口信。他以为他的残忍能够震慑这些内心刚强的游牧人。
      蒙古诸部得知这个消息,立即召集了部族会议,推选忽图剌合汗登上汗位。召集部众,袭击了金朝的边境。和塔塔尔厮杀了13次。但是当时的蒙古力量还不够让金国皇帝子孙诛绝。
       不久忽图剌合汗也去世了。

       智者:
       忽图剌合汗死后没有推选出全蒙古的汗,在那次会议上,一位智者哭着说:“如果你们商量好,联合起来,你们事情和众人都会按照你们的意愿行事,如果你们不团结,那么种种不和和混乱将降临你们的乌鲁斯”

      智者的箴言和警语没有得到重视,蒙古各部四分五裂,各自为战,金国也在进行着残酷的灭丁政策。那是一个蒙古的苦难时代。但是这些仇恨没有被遗忘,在那些时间里仇恨蛰伏和集聚了起来。
     金国结怨于蒙古的还有很多部落。蒙古的札剌亦儿部在蒙古海都汗时期也受到过女真的屠戮,只有少数人幸存。奠定克烈部基业的马尔忽斯•不亦鲁黑汗也是被塔塔尔首领那兀尔•不亦鲁黑带到金国,被铁钉钉死在木驴上的。从金国兴起开始,金国就企图征服蒙古诸部,展开了战争。在大定年间(1161到1189年)开始对蒙古诸部每三年灭丁,并掳掠蒙古诸部人口到山东,河北为奴隶。

    木华黎预言:
     还是在铁木真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他和他的那可儿木华黎外出,他们到了当年蒙古英雄忽图剌合汗被推选为大汗的地方。那是一颗大树,当年忽图剌合汗即位后蒙古部众曾经围绕那棵树庆祝。
    在当年的忽图剌合汗即位的树边,年轻的木华黎对年轻的铁木真说:“在这棵树下,最后一位蒙古的汗忽图剌在这里庆祝他的即位。他去世之后,蒙古人便陷入苦难,不再有汗。但是长生天没有忘记他们。蒙古人中将产生一位英雄——一位令人恐惧的汗,为他们的苦难复仇”。这就是著名的木华黎预言
     可以这么说,在当时血亲复仇和血族复仇这种文化心理很深刻的蒙古草原,混乱和苦难呼唤着一位可汗的诞生,无论是铁木真。札木合,还是桑昆。最终成为全蒙古大汗的哪一位,毫无疑问承担着为蒙古复仇的历史使命。

    信使:
    俺巴孩被杀的时候,传信的布拉合赤曾说过:“我会带如山的军队来的,我会带着如同洪流般的军队来的”

    1211年,他们来了。

亲仇.jpg (85.21 KB, 下载次数: 1839)

亲仇.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4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16:12 编辑

血战之日----------野狐岭
                                 1211年农历8月(800周年)


      蒙古的统一,成吉思汗的在草原社会的变革让金国一直的分化瓦解,指使一个去攻打另一个的以夷制夷的政策得以终结。金国对于统一的蒙古的备战也充满警惕。金国的大臣纳哈买住就对金国的君主说:“蒙古已经吞并周边的部落,实现了统一,近些年不休止的制造弓箭,盔甲,盾牌,而且还让士兵在行营的时候爱惜战马的体力,他的目标难道不是在针对我们吗?”这是战争的先声。
    1210年左右的时候。金国对蒙古的主要的战备是修建堡垒,防御工事。

    边墙:
    在金国太宗天会年间,一直到1211年,金国用70年时间修建了边墙,边墙有深而且宽的沟壕,战马不可逾越,还有主墙,内壕,有突出的马面和堡垒。一直以来这是抵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寻仇的屏障。不但可以防御,还可以预警,快速传递信息,让金国迅速集结兵力。可以说边墙对于蒙古统一前,小股的部落南下猎头寻仇,起了有效的防御,对于成吉思汗的南下,也起到了传递讯息的作用。
    对于新形势下的防御,边墙的作用不大,又宽又深的壕沟,还有墙体,每一位军士扔一袋土,迅速就能填平。不仅如此,在1211年得时候,西夏臣服,解决了蒙古南下侧翼和后方受到攻击的忧虑。旺古部出于对金国的怨恨,将边堡转交给蒙古军。金国的独吉思忠用工七十五万,修缮的坚固的边墙,此时成为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只能传递讯息的防御工程。
   
  乌沙堡:
    1210年蒙古和金国的相互积极备战终于发生了摩擦,1210年春天,金国在修建乌沙堡(位于内蒙古商都),图谋建立一个进攻的突出部。成吉思汗派哲别将军袭杀了修建中的乌沙堡,并且详细勘探了进攻金国的线路。
     成吉思汗这样的军事家当然知道乌沙堡要塞的意义,乌沙堡要塞一旦成型,北方的恒州(正蓝旗),昌州(太仆寺),丰州(呼和浩特附近),东胜的防护和后勤就有了核心,旺古部也会暴露在金国的进攻面中。所以当他得知乌沙堡在修建的消息,不顾早春2月马瘦。立即派哲别攻灭了它。选择修建乌沙堡的独吉思忠不但有战略眼光,而且很会选择修筑时间。但是他遇到的对手是成吉思汗。
    此时金国还曾有过一个骗取成吉思汗入贡,在会场上杀害成吉思汗的计划,但是成吉思汗知道了这个计划。大战更要临近了。
    1211年西域的葛逻禄部落和畏兀儿部落的阿尔斯兰和亦都护觐见成吉思汗,附入了蒙古。
    1211年二月,成吉思汗做了战前动员,他登上高山,祈祷蒙古的天神,大地之神,蒙古的先祖们赐予蒙古军气力。然后就徐徐南下进军了。
   又是在早春二月。这种反常的在二月出兵可能和金国的备战有关。很有可能还是乌沙堡。可以说,乌沙堡要塞的修筑,让蒙古和金注定要发生的血战提前了。
   1211年三月,蒙古军缓缓南下到汪古部。汪古部早已在1204年铁木真同乃蛮部的战争中已经站在成吉思汗的一边。此时并入蒙古。
   1211年4月,蒙古军出现在金人的视野。金人派遣粘合哈达乞和。并派遣独吉思忠(千家奴),完颜承裕主持对蒙古边事。纥石烈胡沙虎(纥石烈执中,胡沙虎)等备战。加紧乌沙堡的修建。
   1211年7--8月之间哲别再度攻破了乌沙堡和乌月营。
    乌沙堡和乌月营是金国建立在地理上的蒙古高原的一个要塞,屯兵驻防的突出部,是北方几个州的防御的关键和核心,乌沙堡的丢失,导致金国兵士失去城寨的依托。而在地理上的蒙古高原当时的桓州,昌州只是类似边墙那样的城寨式的城防,外围一条拒马沟,然后是土石的矮墙,最多能防止小股部落的偷袭,对于此时的蒙古大军是不具有防御意义的,一对兵士一人一袋土,一个冲锋就可以填平拒马沟。乌沙堡的丢失使的金国要在平坦广阔的地区和蒙古军打骑兵运动战,用最大的牺牲补给桓州昌州等地的粮食。
   独吉思忠和完颜承裕在丢失乌沙堡后放弃抚州等北方地,收缩兵士退回宣平。完颜承裕代替独吉思忠成为第一线指挥。

    野狐岭:
   金国独吉思忠和完颜承裕收拢乌沙堡北部兵力退守宣平(张家口万全附近)后。纥石烈胡沙虎和蒲鲜万奴(监军万奴)带30万援军也来到这里。集中兵力合40多万。《蒙鞑备录》里称金军50万。这个时候,有迹象显示出蒙古军军备懈怠,金国的一位契丹族参谋建议派骑兵突袭蒙古军。但是纥石烈执中认为那样过于冒险,坚持步兵,骑兵齐头并进,在野狐岭(张北于万全交接处)与蒙古军相遇。
    此时蒙古军军力有多少?蒙古军在成吉思汗去世的时候,是最鼎盛时期,有战士12万9千人,但是此时不会超过10万。而且脱忽察儿带2000军队在蒙古西部。我们也不知道速不台将军这个时候是否在蒙古的西线作战。根据记录似乎速不台是在1212年出现在对金的战场上的,莫名其妙而且很短暂。此时蒙古的另一路军队为术赤,察哈台,窝阔台这三子部,这三子在那一年为蒙古西路,攻克破云內、东胜、武、宣宁、丰州、靖等州。三子部在野狐岭是否和成吉思汗,木华黎,哲别部合兵。历史记载也不清楚。总之。在野狐岭会战中绝不会超过10万的蒙古军,对阵40万金国军队。
      蒙古军的哨探回来说,他们拥重兵在野狐岭,频繁的变换阵型。调整兵力部署。不知道元史里记载的金国定薛将军对应的应该是金史中哪一位先锋,《圣武亲征录》里说野狐岭阵防的是招讨九斤,和蒲鲜万奴。
    木华黎将军这个时候说,“敌人人数远远多于我们,今天如果不抱着必死的心去力战,是不可能取胜的”。率领死士,高喊着持骑枪冲向敌阵,成吉思汗率领诸军随后冲锋。一举击溃了敌人。
    冲阵:“交锋之始,每以骑队径突敌阵,一冲才动,则不论众寡,长驱直入,敌虽十万,亦不能支。不动则前队横过,次队再撞,再不能入,则后队如之”

   獾儿嘴:
   金军退在獾儿嘴(张北附近)再度组建起防线,招讨九斤让让出使过蒙古的契丹人石抹明安去蒙古军,问蒙古对金国有什么怨恨发动战争,他的健忘使他居然忘了和蒙古血仇。石抹明安出去金营就投了蒙古。
   接着獾儿嘴防线再度被蒙古军击溃。金国被斩杀的人马不计其数。

  会河堡:
   紧接下来是对阵会河堡(怀安东南)防线,完颜承裕组织了这次战役,激战之后,金国精锐全部战死于此战役。
  
    居庸关:
    金史,元史记载混杂,但《蒙古秘史》里说居庸关战役,是哲别在关下诈败,引诱居庸关守军追击,在宣德府(宣化)的山嘴。全歼其军。居庸关是最险峻的燕山中的关隘,哲别诈败,金人连败后求胜心切,被拉扯到相对平坦的宣化谷地。遭到全歼。
     诈败:“或才交刃,佯北而走,诡弃辎重,故掷黄白。敌或谓是诚败,逐北不止,冲其伏骑,往往全没。”

  野狐岭之战是中世纪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会战之一。交战的双方是初创的蒙古汗国和号称带甲雄兵百万的金国。蒙古以少胜多,一举歼灭金国40多万精锐。战场上横尸百里。
   拉施特记载说,这里横陈的尸体让相邻的北方草原地带在很长时间里都能闻腐败的气息。
   长春真人后来路过此地,见过这里遍地的白骨。
   对于金国,这里却只是悲哀的开始。





图一:金边墙
图二:野狐岭
图三:金边墙
图四:金边墙
图五:蒙古重骑兵

10229000_853908.jpg (115.09 KB, 下载次数: 1515)

10229000_853908.jpg

1267253695517.jpg (121.43 KB, 下载次数: 1544)

1267253695517.jpg

100524113737c59c31c1753ac9.jpg (24.45 KB, 下载次数: 1489)

100524113737c59c31c1753ac9.jpg

1046315K9-0.jpg (73.05 KB, 下载次数: 1556)

1046315K9-0.jpg

135113333o3ko9klmm5ifq.jpg (43.26 KB, 下载次数: 1555)

135113333o3ko9klmm5ifq.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18 13:45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9-18 17:08 编辑

博弈

   

    历史研究已经不是伯希和,勒科克那样的地理大发现,历史大发现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汇聚了世界一流的人才在关注历史,探索着历史这个未知的世界。
    今天研究历史的基本都是下智之才。一等的聪明人大多都报考了计算机,金融,贸易专业。即便是这些下智之才,也没有想把事情说清楚的意志,从学习方法上来说,他们的方法可以作为宣传的手段,褒奖忠勇,而不能解释事故。对历史发生的原因,究竟是说不清的。

   分析:
   野狐岭前后的事情,我们看教科书或者通俗说法基本是盲人指月。

    边墙:
    边墙是否是消极防御?这个必须看历史背景是什么,黠戛斯击败回鹘汗国,回鹘南迁后,黠戛斯被某种力量击退,退回剑河流域。从这时候到蒙古1206年再度统一,蒙古高原是一群小的零散的部落。金国残酷的对待他们。以为用残忍可以震慑这些人。但是为了防御他们寻仇。修筑了边墙。边墙客观的讲是有效的防御了小规模部落的南下的。马匹不能跨越的边沟,用边沟的土石铸成的墙,小股部落就是填平这些,也需要时日。边墙在那个历史背景下起到了有效的防御。

   乌沙堡的战略意义:
   蒙古1206年得统一,人员整合。历史背景发生了变化。独吉思忠修筑乌沙堡和相关要塞是消极防御吗?肯定不是,要不成吉思汗不会两度在蒙古最忌讳出兵的2月出兵,袭击乌沙堡。独吉思忠不但有深远战略眼光,而且很刁钻的选择了修筑的时间。地理上乌沙堡是金国伸出燕山山脉向蒙古高原的突出部。独吉思忠在地理位置上的选择也很战略眼光。有了乌沙堡囤积粮草辎重和重兵。北方草原的昌州,恒州,丰州等这几个弹丸小城才有依托,这些小城很小,只有一个边沟和土石矮墙,一对军队一人一袋土,半日大军就可跑马上城。城防脆弱。没有乌沙堡的依托。这些草原上的城寨没有粮草补给。不攻自破。所以在乌沙堡被攻破后,独吉思忠和完颜承裕撤这些地区兵退守是对的。
   金国的战略集中40万精锐战略上不仅是乌沙堡丢失后的无奈,也是正确的战略,不集中精兵的话,就会被蒙古军各个击破。野狐岭几年后的蒙古军西征,花剌子模的40万精锐,就是不集中兵力,被各个击破的。金国的指挥官并非庸才,他们不是花剌子模的摩柯末。

    诱敌:
     那么在契丹参谋看到蒙古军有懈怠迹象,企图派骑兵突击的计策是否正确。毫无疑问这个契丹军师不过是另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诈败,诱敌,引诱敌人在骑兵运动战中消灭敌人是蒙古最常用的战术。蒙古就是用这个战术消灭了俄罗斯联军。也是成功的让匈牙利联军步兵和骑兵分离,先全歼了骑兵,后全歼了跑不了的步兵的。蒙古军此时的统帅是成吉思汗,有严酷的军队纪律。此时的松懈极有可能是企图引诱金国骑兵步兵分离的假象。纥石烈执中做的是正确的,坚持步兵,骑兵齐头并进是正确的。

    地利:
    那么在野狐岭,獾儿嘴,会河堡会战,是否是正确。毫无疑问,这些地方属于连绵的山丘,金国号称有众多的军事器械,多个兵种,可以在这里组织复杂的防线和立体进攻。而且野狐岭到獾儿嘴居庸关一线有可利用的城塞,长城,关隘。而且这个连绵的山丘最大程度的限制了蒙古军的机动能力,突击能力。很多时候蒙古军不得不下马步战。
     而且,金国无论积极还是消极,是主动集结大军寻求决战,还是丢了乌沙堡要被动防御,此时所走的路线只有居庸关到野狐岭一线。可以这样说,乌沙堡战役后,野狐岭是下一个注定的战场。和无知历史学家的盲人指月说的什么主动被动无关。
     长春真人不久后路过这里,登上野狐岭的时候,就说:“北渡野狐岭,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却寒烟衰州,中原之风,自此绝矣”很准确的说明野狐岭是蒙古高原和燕山山脉的连接处。

    士气和战斗意志:
   金国士兵并非懈怠于战争,就在蒙古统一的1206年,南宋韩侂胄积极备战主张北伐,宋代皇帝厌倦了给金国来使磕头,1206年集中全国精锐三线开进北伐金国,开禧北伐的时间实在1206--1208年,金军轻松获胜,宋国增加岁币30万,绢30万,犒军300万银子,杀了韩侂胄。得了钱,获得胜利。锻炼了军队,提升了士气。金国野狐岭之战的几位指挥,也是经于战争获胜的统帅,不是纸上谈兵的庸才。
   金国的战斗意志也不是不强,在乌沙堡失利后,继续在野狐岭会战,然后是在獾儿嘴,最后是在会河堡,直到在会河堡全军阵亡。
    按照《蒙古秘史》的记载,在居庸关哲别攻打不下关口,诈败。金国将士追击哲别,才被哲别诱杀,取了居庸关。
   由这些可见,金国战士战斗意志也是坚决的。

   原因:
   那么独吉思忠有战略眼光,筑造乌沙堡,导致蒙古军春季出兵,不占天时。在野狐岭山地步兵骑兵并进会战,蒙古军失去运动突击能力。金国指挥进退有据,指挥得当,金国战士对宋胜利,士气正旺,战斗意志坚决。战略和战术主动,为什么这40万金国带甲精锐就都阵亡了呢?

   原因还是在于人,独吉思忠,完颜承裕,纥石烈执中绝对是合格的将才。
   但是和他们对阵的是成吉思汗。
   是那个握着战斧形状凝血出生的成吉思汗,是冷兵器时代最伟大的统帅。
   如同下棋博弈,独吉思忠企图用乌沙堡盘活北方诸州的想法,失去乌沙堡的合兵并进,在山地的层层布阵,野狐岭失利后的步步为防。金国的心思全在成吉思汗的眼里,一目了然。所以成吉思汗不顾春季不出兵的惯例,两次春季出兵拔除了乌沙堡。而成吉思汗在战略上攻打西夏,是为灭金做准备,金国却看不懂,还说:敌人和敌人作战是我们的幸事。这是战略上的差距。
   还是在成吉思汗很弱小,没有统一克烈,乃蛮的时候,耶律阿海,耶律秃花等就和成吉思汗在一起,谋划灭掉金国。旺古在成吉思汗还没有乃蛮强大的时候,就站在成吉思汗一边,这是人格魅力的胜利。也是一个要素。他们在成吉思汗还没有成势力的时候能走到他身边,这种聚合的力量不是物质能收买的。历史上每一位卓越的历史人物都会有强烈的内聚力。
     蒙古合并了旺古,臣服了西夏,来攻灭金国的时候,边墙成为一个摆设。独吉思忠确实有先见,修筑乌沙堡乌沙堡。但是却被成吉思汗看透了他心思。那么鹿死谁手呢?当一个高明的棋手的每一着都被对手看在眼里。谁会是胜利者?
   在战术上,蒙古在成吉思汗时代群星并出,哲别,速不台,木华黎都是冷兵器时代战功最卓越的统帅。率领着的是没准备回去来寻祖仇的,刀往脸上刺都顶着上的勇猛的士兵。在战术上纥石烈执中,完颜承裕尽管属于合格的将才,但和蒙古四杰哲别,速不台,木华黎相比显然还逊色一些。所以当他们尽失40万精锐只身回去的时候,金国君主被没有治罪,只是解职,第二年有重新启用。

   战略,战术,人格魅力,作战意志。统帅、将领,士兵的杰出和契合度决定了在1211年在野狐岭的死战之日里胜利者将会是谁。



  图1:野狐岭地形图,可以看到,乌沙堡建筑在广阔的蒙古高原。是伸入蒙古高原的一个突出部。
      可以防御正蓝旗,太仆寺旗,东胜等地。战略地位重要。野狐岭,会河堡在燕山山脉,有群山限制蒙古军的突击能力。
      而且有古代长城,关隘依托,烽火台等可以传递信息。
   图2,地图。
   图3,进攻路线图。

155228wcezbcw8xzkgdbpp.jpg (174.31 KB, 下载次数: 1603)

155228wcezbcw8xzkgdbpp.jpg

155146i7wgytmxmt7emit3.jpg (148.62 KB, 下载次数: 1600)

155146i7wgytmxmt7emit3.jpg

155211myxmmk9hmrqw18gr.jpg (317.21 KB, 下载次数: 1623)

155211myxmmk9hmrqw18gr.jpg

090033mdjf1fdmxyzf8eej.jpg (830.79 KB, 下载次数: 1906)

090033mdjf1fdmxyzf8eej.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9-25 15:55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7 16:49 编辑

宋史7则。


在宋人的史书中,记载了一些早期蒙古和金国的战争。
  就在宋代宋徽宗死在金国的那一年,
   1135年,蒙古不想异族统治起兵,金国宗盤攻打蒙古。在当时记录中,蒙古强悍善战,喜欢夜战,有一种用鱼皮胶制作的甲胄,可捍流失。(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后来蒙古一种著名的盔甲,胶翎甲)
1139年胡沙虎(另一位胡沙虎)北征蒙古,粮食吃尽后回军,蒙古军追到金国上京西北,并在海岭这个地方打败胡沙虎。
1143年蒙古再度起兵反抗金国统治,金国这时候有一个人叛逃到蒙古,蒙古攻取了二十多个团寨。金国不能控制。
1144年金国派监军讨伐蒙古。
1146年,金兀术带领神臂弓弩手八万人征伐蒙古,连年不能攻破蒙古,在那一年,金国割让西平河以北27个团寨,册封蒙古的鄂论贝勒为蒙古王。但是蒙古不肯
1147年蒙古和金国和谈,金国连年进攻蒙古,但是不能征服,于是金国派精兵分据要害,退军。
1147年3月蒙古和金国划定界限。

这7则历史据王国维考证,人名,地名未必准确,但是参考《史集》等蒙古早期历史,很多地方可以印证,可以作为参考。基本上可以得知在金国勃兴的年代,在攻灭北宋,掳掠徽宗钦宗的年代,金国企图征服蒙古,但是遭到猛烈的还击。
    这是血仇的开始。


   《金史》里也记载了金国建立之后连年入侵蒙古。企图征服蒙古诸部。,完颜宗弼曾经北侵。皇统年间似乎获得过胜利,海陵时代依旧坚持入侵,世宗年间,金国派大将完颜守道 完颜宗叙 移剌子敬 纥石烈志宁入侵蒙古。贞元元年,正隆元年金国入侵蒙古"巡边"和"开边",明昌六年夹谷清臣北侵,承安元年完颜襄北侵,承安二年完颜宗浩北侵。
     这些都是血仇的开始。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7 14:22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7 14:31 编辑

1211--1217年战略,战术,战具

   蒙古战略:
  金国曾经轻蔑的说过,金如大海,而蒙古不过是一把沙。这句话即使在金国灭亡的时候,蒙古依然能记得。相比之下金国确实是庞然大物,对于刚实现统一的蒙古,拥有带甲雄兵百万的金国是一个雄厚的帝国。弱肉强食的中世纪蒙古没有选择,在野狐岭死战,一举全歼金军后,金国依旧是实力雄厚的金国。
  1211年,野狐岭后金国的战略是集重兵在中都,因为中都如果丢了,金国就失去了北部。面对金国的中都防御,还拥有数倍于自己兵力的金国。蒙古没有冒进的攻打金国中都,没有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即使在野狐岭和缙山两度赌国运的战役中获胜,集合重兵的金国中都也很有可能是中世纪的斯大林格勒。成吉思汗不是希特勒,也不是拿破仑。蒙古绕过了中都,留给历史很多悬念。
   蒙古制定的战略是:歼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剪除中都的两个羽翼,东京(辽阳)和西京(大同)。扫除中都外围城邑和兵力。联合可联合的盟友,最后拔除中都。

   1213年的缙山会战,蒙古再度以少胜多击溃金军30--40万。缙山会战被说得很少,但是意义重大。这次会战是转折点,这次会战后战争的主动权被蒙古攥紧。1215年第三次在会战中以少胜多,打败金国奥屯襄的20万。歼敌8万。可以说金国劲锐都已被消灭。
    契丹遗民,汉人豪强,诸乣军,最终成为攻金的坚定的力量。这也是战略的一部分。成吉思汗以这些人的解放者的面貌出现,给予他们庇护和支持。而金国却对他们充满猜忌,每一户契丹必须两户女真夹防。
    蒙古在1211年到1215年没有派兵占据攻下的城池,这是战略的要求,派的兵少,守不住城池,关隘。派的兵多,分散自己原本有限的兵力。原本兵力有限,集中起来。
  在缙山会战中占据主动后,蒙古也在耐心的调整着自己的战略,如果金国分兵据守,蒙古就各个击破。如果金国在中都集中防御,蒙古就趁势扫除外围。
    面对金国的中都保卫战的战略,蒙古对金中都困而不攻,先扫除外围。金国集合重兵于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粮食,历史记载在金中都被攻陷的时候,金国将士在人相食。

   金国战略:
   金国在1213年缙山会战后,似乎在1214年等待到了一次机会,多种史料上说,此时蒙古军人马有瘟疫,术虎高琪建议此时出击蒙古。但是完颜福与说:“我们在中都的士兵,军队在中都,而他们的家却在其他诸地方。出城决战,胜利,他们会逃回家中,失败他们还会逃到家中,出战,无论胜负都会散去军队”
   这是一个熟虑的建议,在缙山会战后金国失去了主动权。金国进入了一个艰难的时期。
   在1214年媾和后,对于金国东迁还是南迁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东迁派和南迁派争吵不休。最终南迁,南迁意味放弃辽东和华北。南迁是一个正确的战略,东迁的话连此时在辽东的耶律留哥都打不过,辽东的山河更提供不了天险挽救金国的颓败。事实上1215年南迁后的金国,凭借着花剌子模杀了蒙古商队,把战火引在中亚,还凭借着黄河和险关又存在了将近20年。
   早在1211年野狐岭,就有一种选择,让地方地主武装自立。金国没有选择这个战略,但是到缙山会战后,不得不设立“九公”,结果投蒙的投蒙,投宋的投宋,自保的自保,很少的起到抗击的作用。
   金国的战略是中都保卫战,最早是徒单镒有这个设想,当时他想放弃昌州,抚州,桓州,撤这些地方的人,保卫中都。他说:“自战争以来,我们分兵守在各个州,而蒙古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以聚攻散,不如退保大城”。这是中都保卫战的思路。完颜承晖说中都的重要的时候说:“中都如果失守,河朔和辽东就不会为我所有,诸军来援助中都,好比有两翼”这是中都保卫战的战略思路。

MYSCAN_20100319_0008.jpg (38.57 KB, 下载次数: 1538)

MYSCAN_20100319_0008.jpg

MYSCAN_20100317_0002.jpg (65.37 KB, 下载次数: 1585)

MYSCAN_20100317_0002.jpg

MYSCAN_20100317_0001.jpg (39.96 KB, 下载次数: 1538)

MYSCAN_20100317_0001.jpg

mongol-knight.jpg (137.83 KB, 下载次数: 1627)

mongol-knight.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7 14:25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7 14:27 编辑

1211年--1217年

   战历:

   1211年冬(农历)哲别攻陷金国东京(辽阳)

   1212年秋,蒙古再破昌,抚州,桓州,宣德,德兴。攻打金国西京(大同)。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全歼金国奥屯襄的援军。攻城时候,成吉思汗中流失,全军回。

  1213年再度攻打,宣德,和金国术虎高琪,完颜纲在缙山对峙,高琪在山东、河北等处招募人马三十万据守。尚书左丞完颜纲领兵十万行省事于缙山,这是野狐岭后再一次大会战,蒙古再次击败术虎高琪和完颜纲,,1213年的缙山会战宣布了号称拥有带甲精兵百万的金国的气数尽绝。至此,战争进入一个拐点,随后哲别再度攻取居庸关,派了怯台、哈台驻守在北京附近。
  大军兵分三路,术赤、察哈台、窝阔台为右翼,从太行山往西夺取保州,中山,邢州,磁州,相州,卫州,辉州,怀州,孟州,真定,威州等。这是蒙古军在山东第一次走向大海。
   成吉思汗和拖雷夺取金国平阳,太原。
   哈萨尔、安陈,朱尔撒台、薄察为左翼夺取金国深州、莫州、河间,青州,沧州,景州,献州,济南,滨州,棣州、益州等等。
   木华黎夺取密州。

   1214年,金国皇帝议和。

   1215年,蒙古围困金国中都(北京),先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击败来救援的援军李英,乌骨论庆寿。进而攻打金北京。北京宣抚使兼留守奥屯襄带领20万军队在花道再度败于蒙古,阵亡8万。然后蒙古攻取金国都城中都。那年秋天,夺取金国城邑862座。金国已经丢失了辽东地区,丢失了河北,山西,山东。

  1216年木华黎夺取金国锦州。


   野狐岭和缙山会战后的混战时代:
   缙山会战后,金国再度失去精锐,从那时候起,金国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地,契丹,汉人,女真纷纷自立。耶律留哥,张鲸,蒲鲜万奴,红袄军,这时候是一个混战时代。西夏也乘机攻金。
   1212年耶律留哥在辽东自立,召集契丹遗民自号辽,附蒙。契丹人在1214年打败了金人蒲鲜万奴和移剌度两支讨伐军。1215年在金宣宗南迁的时候,由于不信任军队中的契丹乣军,契丹人叛,在卢沟桥打败金军,投奔了蒙古和耶律留哥。
   1214年锦州张鲸附蒙叛金,后再叛,被杀。
   1214年,女真人蒲鲜万奴叛金自立称大真。
   1214年,红袄军自立。

MYSCAN_20100323_0015.jpg (60.26 KB, 下载次数: 1523)

MYSCAN_20100323_0015.jpg

MYSCAN_20100323_0014.jpg (38.01 KB, 下载次数: 1539)

MYSCAN_20100323_0014.jpg

MYSCAN_20100323_0013.jpg (48.48 KB, 下载次数: 1531)

MYSCAN_20100323_0013.jpg

MYSCAN_20100319_0009.jpg (46.57 KB, 下载次数: 1556)

MYSCAN_20100319_0009.jpg

111111122222222222333333333.jpg (296.49 KB, 下载次数: 1666)

111111122222222222333333333.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7 14:27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7 14:30 编辑

  战术:

   1 冲阵:前文中说道,说蒙古不爱肉搏,喜欢用弓箭决定战斗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说法来源于13世纪的西方传教士普兰·加尔宾错误的个人判断。但是这种错误的说法却以讹传讹,影响很大。通过对每一个战例分析,无论是蒙古统一战,还是和金国的决战,决定最终胜利的还是阵地战。十三翼,阔亦田,合阑真沙陀,纳忽崖,野狐岭,无一不是在冲阵的阵地战中取胜的,1213年的缙山会战,还是靠冲阵,是拖雷和出古二人横冲其阵击溃金军的。

   2 围点打援:围困一个敌人的必定要救援的军士重镇,目的是为打击远道而来的援军。这就是围点打援。1212年围困金国西京,全歼金将奥屯襄的援军。1215年围困金中都,歼灭李英、乌古论庆寿的援军,粮食也被夺。1216年的辽东战事,张致叛蒙,木华黎带军队讨伐他,木华黎下令让围攻留石山,说:“今天如果急攻这里,敌人必然来救援,我们断了他们回去的路,必定能擒获他们”。派大将不花在永德县东等候,张致的援军8千骑兵和3万步兵前来救援。木华黎这时候看到敌人的步兵没有盔甲,立刻下令,选善射者数千,下马速射,这一战斗斩杀一万两千八百。
   从这一战例可以得知,即使是张鲸那样的地方武装的骑兵也都是有盔甲的,没有盔甲的步兵是少见的,在箭雨的速射下无盔甲的人和马脆弱不堪。对于弓箭的防御,对于骑兵是盔甲,对于步兵是盔甲和阵地防御盾牌。从这一战例也可以判断当时的披甲率。无甲的人马对于弓箭,就是活动的箭靶。

   3 诈败:1211年冬(农历)哲别攻金国东京(辽阳),攻打几日,假装败退,退到金国哨探找不到的远处,然后飞奔回东京,在敌人庆贺胜利的时候,夺取了东京。

   4  攻城战: 大多不懂历史的,出于一种无知能得出蒙古不善攻城的结论,我们知道在13世纪里,蒙古攻下欧亚几万座坚城。显示出最卓越的攻城能力,蒙古军攻陷的第一座城池是西夏的力吉里寨,时间是1205年,蒙古军追击桑昆进入西夏。
  1206年西夏易主,联合金国抗御蒙古。蒙古军为剪除攻打金国时候来自侧翼的威胁,在1207年攻打西夏,攻陷兀拉海城。1209年三月,打败西夏西夏皇子承帧和高逸率领的5万军队。五月再度攻克兀拉海城,九月败西夏嵬名令公带5万军马。后围攻西夏中都。西夏中都被围的时候,金国说了那句著名的:“敌国之间互相战争,是我们的福音”根本不救援西夏他的盟友。结果只能是西夏附蒙攻金。1206到1209年的西夏战役剪除了蒙古深入金国时候后方和侧翼的威胁。
    从1205年西夏的力吉里寨开始到1215年的金中都,蒙古夺取了近1000座城池。而且在敌多我少的状态下,对于居庸关等险关进进出出,对于北方几个重镇反复夺取。这显示了卓越的攻城能力。
    在1211年没有强攻北京,我们知道这是成吉思汗选择了和拿破仑,希特勒不同的战略的结果。后二者在连胜后失败。而成吉思汗却扫除了金国中都外围,最后拔除中都。而且攻大城必先袭小郡,是一种战术,中世纪的城防很发达,有宽阔的护城河,拒马沟,扫除大城的外围武装后,驱使外围人丁,对护城河拒马沟填土石,是一种战术。填平这些护城河和拒马沟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人数稀少的蒙古军显然提供不了这个人力。


   战具:对于战具,多次在以少胜多阵地战中取胜的蒙古军显然拥有为数众多的重骑兵。特别是几次决战都是在连绵的山丘地带的阵地战。
           而金国:在1214年的时候,似乎制造水平有所下降,金国皇帝问术虎高琪,为什么最近的战具多不能用,术虎高琪回答,这个问题应该问责工部。

MYSCAN_20100329_0005.jpg (52.17 KB, 下载次数: 1562)

MYSCAN_20100329_0005.jpg

MYSCAN_20100329_0004.jpg (44.06 KB, 下载次数: 1503)

MYSCAN_20100329_0004.jpg

MYSCAN_20100325_0012.jpg (50.07 KB, 下载次数: 1516)

MYSCAN_20100325_0012.jpg

MYSCAN_20100325_0011.jpg (31.5 KB, 下载次数: 1510)

MYSCAN_20100325_0011.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11 10:20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11 10:26 编辑

  蒙古战争法则: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族群,在特定的历史时代都有一些显著的战争法则。蒙古在大蒙古时期战争法则就有所变化。最早在蒙古统一战中体现的是草原民族的战争法则。
   战争法则其实很简单,不是战友,就是敌人。特别是草原社会,在1206年统一之前蒙古是血缘部族,没有农业社会里统治者被统治者的概念,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是士兵,对于男子没有平民概念。成年男子就是士兵。成年男子在血缘部族会议上如果选择了战争,那么就得承担战争责任。
   所以,要么作为同盟,要战则战死。如果选择了死战到底,那么在输掉战争时候,只有女人,十五岁以下(战车车轮以下的)少年孩童可以得到赦免。塔塔尔选择了死战到底,最后死掉了十五岁以上的全部男子。   这是因为草原社会十五岁以上男子都是战士的特点决定的。而其他部落如泰亦赤,扎答兰,克列,乃蛮,蔑儿乞被整编入册,分到蒙古各个部落。
   
    在部族社会里,没有兵丁和平民的社会分工。成年男子都是士兵,血缘部族也没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严格区分。所以也不存在杀戮平民的概念。部族会议上决定好战或者是和,要战则战死,对于不敌对的部落和人要用严格的纪律给予庇护。
   我们知道札木合在一次失利的时候曾劫掠过自己的盟友,这让他失去成为蒙古最高领袖的道德制高点。
   这就是违反战争法则的后果。

  改变蒙金战争法则的契丹人:
   契丹是金统治下的辽遗民,辽被金灭后,一部分发誓不吃金国的粟米,坚持要灭亡金国,早在蒙古先祖时期就站在蒙古一边。一部分成为金国臣子,战败后为蒙古服务。一部分认同金朝,和蒙古战斗到底。
    是这些契丹人人在1211年到1217年时期,改变了蒙古对金的战争法则。金国社会和草原社会不同,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有被统治民族,有不决定战争走向的平民。要给他们一个选择,是选择战,选择站在那边,或是不介入。契丹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个世纪,不但熟悉这里的社会结构,也对这里的人民有着感情。
    蒙古选择了分化瓦解,联合可以联合的任何力量,招降在战败后投降的将领和兵士。契丹人说:“金国极大。如果不赦免这些战败后的归附的人,那么谁还会站在你这一边”?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11 10:20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11 10:27 编辑

   蒙古军契丹军团,汉军军团,诸糺军团。

      蒙古军中有诸色民族的武士,这是蒙古战术丰富性的来源。他们是13世纪走向围绕大陆的最后的海洋的骑士之一。

    契丹军团:
     契丹军团中最坚定的反金力量,以石抹也先,移剌捏尔,耶律阿海,耶律秃花等为代表。大辽的亡国恨,被异族统治的耻百年来他们没有忘。石抹也先的父亲发誓不食金禄,带着家族远走他乡。到了他父亲很老的时候,似乎对复国绝望了,但是石抹也先说:“儿能复,儿能复之”。他是最早加入成吉思汗集团的人。早在成吉思汗还没有克列部,乃蛮部,扎德兰部强大的时候,耶律阿海和耶律秃花就投奔了成吉思汗,共饮班珠尔河水的18个人里,就有耶律秃花。耶鲁阿海和耶律秃花加入蒙古,金国拘禁了他们的家眷族人,但是这导致他们更勇猛的作战,1214年金国求和,成吉思汗说:“求和可以,但是前提要归还耶律阿海和耶律秃花的家眷族人”。移剌捏尔在听说成吉思汗起兵的时候说“为国(辽)复仇,就是这个时候”。石抹孛迭尔,薛塔拉海、贾塔拉浑都是在第一时间投奔加入蒙古军的著名人物。
   耶律楚材代表另一种契丹人,1215年夺取中都后,成吉思汗找到了耶律楚材,成吉思汗对耶律楚材说:“金国灭亡辽国的祖仇,我今天帮你雪了耻”。但是耶律楚材却说:“我的父亲,爷爷都坐过金国的官员、臣子,既然做了金国的臣子,哪里敢仇恨自己的君主”。这两句见面时候说的话,是两种文化观念,一个说祖先,一个说君臣。耶律楚材是一个一半是草原民族,一半是儒生的契丹人。或者说他已经不再有契丹人的价值观。
  耶律留哥是在金国下令每一户契丹必须有两户女人住在旁边夹防的政策下达后,逃出在隆安、韩州纠集起一些人马加入蒙古军的。成为辽王,而且两败金军。
  石抹明安是在野狐岭附入蒙古的。第一个进入中都的是他,救济中都灾民的也是他。
  王洵是契丹人,乱世豪杰,但是他起兵的目的不是复仇或者复国,是自保。金国在北方统治崩溃后,他说:“在这乱世中,大丈夫要振奋,否则就会被人所制”。为自保亲族,王洵被推选为地方长官,召集遗民十万。木华黎南下的时候,王洵率众出迎。成为地方长官。

     汉军军团:
     汉军军团的特点是结社自保,自从战事开始以来,盗贼蜂起,具有宗族社会特点的一些豪强组成自己的武装自保,维持秩序。由于力量薄弱,有些加入蒙古集团,有些加入金国集团。张柔就是其中之一,张柔是豪强之一,聚集族党在西山东流寨组织武装自保,在紫金关狼牙岭和蒙古军战,马失前蹄被俘,成吉思汗让他还就原职,便宜行事。张柔取雄,易,安,保等州县。收纳流兵。金将武仙攻打他,他用计败了武仙。
  史天倪是另一个战乱中的豪杰,他办私塾,救助士族,赈济灾民,木华黎攻打金国,全家族说:“我们家族百口人在战乱中如何自保”?听说降者免除战乱,家族千人宣布不敌对。木华黎知道他是豪杰,任命他为万户,管理家族事务,远近投奔史天倪的有十几万户。
  史天祥是史天倪的弟弟,为黑军隶帐下的都镇抚,召集流民中勇健的万人。取金国二十多城,为黑军统领。
  刘柏林是金国威宁千户,威宁被围的时候,他附入蒙古,和耶律秃花一起征战。
  郭宝玉是在乌沙堡之战中,金国独吉思忠逃走,他附入蒙古军。他是全程参与了蒙古西辽战役,中亚战役,一直到印度的将领之一。他出身于将领,具有将领的指挥素养,和地方武装领袖有所不同。
  
     诸乣军团:
     这只军队原本是金国边地的各个部落军组成的,善骑射,战斗力比较强。成分复杂。原本他们是保持着对金国一种朴素的忠诚的。1211年到1214年间,对于金国来说最艰苦的时间段里,他们都和金国一起战斗到底了。但是在1214年,金国迁都到汴京的时候,金国却不信任他们,在路上对他们缴械。对于这些朴素的战士来说,这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他们杀死了派来的金国领导兖昆。推选出自己的领袖斫答、比涉儿、札剌儿北上。在著名的卢沟桥金国设防,乣军千人潜水过河前后夹击打败金军,获得了武器,盔甲,马匹,投奔了蒙古和耶律留哥。成为蒙古军得一分子。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11 10:20
间隔。。。。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11 10:21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12 13:26 编辑

   西辽1217年-----1219年

     1217年西辽战事的起因:
      1217年蒙古把目光集中在西辽,给予了金国喘息之机。为什么呢?
      1204年,战败逃散的乃蛮曲出律在西辽政变夺权,在西辽已成气候,到了不能不管不顾的地步。
       西辽的畏兀儿和葛逻禄早在1211年蒙金之战没开始的时候就加入了蒙古,
    后来阿力麻里(伊犁)葛逻禄的一位首领斡扎尔受到曲出律的攻击,他派遣使者给成吉思汗报告了曲出律的消息,并加入蒙古,成吉思汗和他结为姻亲,并告诫他要小心,不要外出狩猎,免得成为其他人的猎物。并补偿他的猎物1000只羊。但是斡扎尔还是克制不住爱好,出去狩猎了,在猎场他被曲出律俘虏。就在曲出律用铁链锁着斡扎尔攻打阿力麻里(伊犁)的时候。成吉思汗的军队到了。

  1204年乃蛮的塔阳汗说:“天上岂能有两个太阳,蒙古高原岂能有两个大汗”,发动了对成吉思汗的战争,结果失败。曲出律战败带5人出逃,1208年他逃到西辽,被西辽兵丁抓住,西辽王收留了曲出律,并把自己女儿嫁给了他。结果曲出律忘恩负义怂恿摩诃末攻打西辽。自己收拢了5000人残余,后被西辽击败,但是在败逃中他听说摩柯末的军队打败了西辽王,他立刻回身偷袭,偷袭得手囚禁了他的恩人和岳父,篡夺了他岳父的国家。这是在1211年的事情。
   1211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蒙古开始攻打金国。在攻打金国之前,畏兀儿和葛逻禄来成吉思汗的汗庭,归附了蒙古。曲出律篡夺了他恩人和岳父的国家。
   1217年,成吉思汗不得不从对金的战场上抽出手来,派哲别带领2万军队,去西辽讨伐曲出律。速不台带领2万军队,去垂河讨伐蔑儿乞残余。

    必须要知道的是这三件事情

   1 是乃蛮企图成为蒙古草原唯一的太阳,发动的对成吉思汗战争。
   2 畏兀儿和葛逻禄是在1211年附入蒙古。畏兀儿在更早1209年杀死西辽监国少监,加入蒙古的进程,互通使节。
   3 西辽战事是蒙古最成功的战役。









    成吉思汗战略:
      研究战争史,首先考察的是政治,然后是战略,其次是战术,最后是战具。这一点很多不学无术的学者不注重,他们的错误在于没有考察作为政治家的成吉思汗在政治上巨大的变革。也没有注意到作为战略家的成吉思汗的构思,也很少关注到蒙古的军备生产。
      更何况很多关注这个的都是一些知识缺乏的游戏迷,以为有套装备就能PK中取胜。而且还有很多对历史错误的刻板印象。
     我们来分析一下西辽战役的战略:进入西辽时候,成吉思汗和哲别的目标很清晰,只在曲出律一个人。对于其他任何人都不敌对,而且什么都不要。而且坚持信仰自由,保护个人财产,商业,信仰自由,保护多教派共存,平等的局面。保护各个民族有坚持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对于畏兀儿和葛逻禄蒙古给予他们庇护,让他们有免于政治,战争,宗教迫害的自由,让他们有自愿选择信仰,风俗的自由。
      成吉思汗有卓越的统帅木华黎,成吉思汗在1217年封木华黎为国王,留给木华黎22000蒙古军,契丹和汉军、诸糺jiu)军团,领导对金战役,成吉思汗等蒙古主力从蒙金战事中抽身。

     曲出律的战略:
       曲出律企图篡夺西辽政权,在获得他的岳父和恩人的信任后,他用收集自己残部的理由离开了西辽王。然后他怂恿花剌子模的摩柯末成为反叛西辽的先锋,唆使摩柯末成为篡取西辽的出头鸟,他可以西辽王和摩柯末的两败俱伤中取利。他和蔑儿乞残部的脱黑托罕联盟,但是在曲出律得势的时候,蔑儿乞残余离开了他,期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知。曲出律取了某部女子后,放弃了自己的基督教信仰,转向了公主的偶像教崇拜。派自己军队进城,每一个家庭养活一个曲出律的士兵。住在城里的曲出律似乎有种不安,他让他的军队住在城里,每一户一个兵士,为改变定居绿洲居民的风俗和信仰。
    由于他是篡位者,没有根基。他在西辽推行宗教上改宗,民族风俗上改族的政策。要西辽人要么改变宗教信仰转向基督教或偶像教,要么穿上契丹人的袍子。他企图在宗教上改变别人信仰来获得一致性,在民族风俗属性上认同西辽这两点上获得一种凝聚力,使这个篡权者获得统治的感召力和合法性。他钉死了一些宗教领袖。他以为成吉思汗陷在和金国苦战中无法抽身顾及西辽。他有时间对西辽进行强行同化。
    简单的说,就是夺权,在宗教上西辽化,在民族上西辽化。
   那么为什么曲出律要这么做呢?
   从政治学上要这样分析:看当时的形势,蒙古1206年统一,西辽的东部,畏兀儿1209年就杀死西辽少监,加入了蒙古,葛逻禄在1211年加入蒙古。摩柯末后来夺取了西辽西部地区,曲出律手中攥着喀什等地,这是一个伊斯兰教区。曲出律是只能搞“西辽化”的。

   因为花剌子模的摩柯末是正统塞尔柱突厥统治者,伊朗的波斯文化,高举着伊斯兰的旗帜。这三点曲出律完全不能相比。曲出律如果搞“泛伊斯兰”等于把自己的地盘拱手让给摩柯末。唯有“西辽化”可以和摩柯末抗衡,还可以利用西辽以前的统治基础。还可以控制西辽的契丹集团,基督教势力,偶像教徒。拉拢当时还不信伊斯兰教的葛逻禄和畏兀儿。



   


  图:西辽地图(注意畏兀儿和葛逻禄的位置)点击可放大。


西辽.jpg (574.17 KB, 下载次数: 1999)

西辽.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11 10:21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12 22:39 编辑

   为什么西辽战事是蒙古最成功的战事?

      作为军事家,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最高明的。但是,对历史孤陋寡闻的我并没有在人类历史上找到几次这种最高明的战略的运用。
      如果历史上曾经有过,这就是。


      战历:哲别将军走到任何一处,都宣布只要曲出律一人,其余任何都不要,保护宗教,信仰,风俗,文化的自由。保护财产。任何人都可以享受这种权利。结果在互相敌对猜忌中的各族和何种信仰都放下了多年相互之间的敌意和猜测。在这之前,各种信仰,各个族群都在恐惧和猜测中提防别人,现在,他们不用再担心了。不用担心异教徒或者异族在某个夜里迫害他们了,蒙古带来秩序和信仰风俗的自由。他们杀死了住在他们家中的曲出律的兵丁。如同迎接解放者一样迎接了蒙古军队。
   
     曲出律不战而逃,哲别不停追击,一直到答剌.亦.迭剌集的地方。曲出律进入一个山谷(阿富汗巴达克山,撒里横峡谷,帕米尔东南),在这个山里有一群猎人,哲别对他们说,除了曲出律,蒙古人什么都不要。猎人进山猎杀了曲出律。
   另一只术赤和速不台的军队到谦谦州地界,全歼了蔑儿乞残余。



   和花剌子模的遭遇战:
    1208年术速不台,脱忽察儿回师的时候,在西辽边界。花剌子模军队东进遭遇追剿蔑儿乞残余的蒙古军。花剌子模的军队追上速不台,脱忽察儿攻打忽都的军队,蒙古军保持克制说:“成吉思汗没有下达和花剌子模军队战斗的命令,我们另有战斗任务”。但是花剌子模军队发动攻击,蒙古军左右翼都获得胜利,攻打摩柯末的中军,几乎把摩柯末俘虏,但是被摩柯末的儿子扎兰丁打退。战到夜幕将近,双方退军。算是平手。

   很快因为一起国际贸易蒙古和花剌子模展开血战。
   西辽却因为成吉思汗卓越的政治和战略成为蒙古进攻世界最坚固的跳板。
   西辽战役,没有流血,没有仇恨。
  如果说世界上真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例,那么,这就是!

图:西辽。点击可放大。

西辽2.jpg (699.2 KB, 下载次数: 2041)

西辽2.jpg

1218年哲别进军线路.jpg (570.18 KB, 下载次数: 1951)

1218年哲别进军线路.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11 10:21
间隔
............................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11 10:22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11 10:35 编辑

   纳石识和棉布引发的战争?:

     草原社会早在4000--3600年进入青铜时代,在公元前9世纪--5世纪进入铁器时代。可以说自成体系不需要什么。当时没有喝茶的习惯。有很多盐池盐湖,铁器,铜器一直可以自己造。牧人饮食吃肉,奶为主,自己有些地,可以种一种黑粟。穿皮质、毛织服装。
  
     但是却似乎少一种物品----布。
     草原社会的夏季虽然短暂,但是穿着皮毛还是不舒服。蒙古最喜欢这两种织物,高档的叫做纳石识,还有一种是棉布。
    纳石识是波斯语,是一种中亚的织物,一种织金,质感很厚重,蒙古人很喜欢这种织物的低调奢华。棉布当时只在中亚西域有,是蒙古人在元代把棉布这种穿着最舒适的一种织物普及到东亚。
     如果说草原社会最紧俏的商品,最受喜爱的商品,那就是当时中亚的纳石识和棉布。

11101015386382291b9ba1a765.jpg (88.36 KB, 下载次数: 2097)

11101015386382291b9ba1a765.jpg

1110101538ebd28a150395467e.jpg (78.72 KB, 下载次数: 2075)

1110101538ebd28a150395467e.jpg

1110101538a4471bb289db0375.jpg (59.44 KB, 下载次数: 2085)

1110101538a4471bb289db0375.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11 10:22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12 17:31 编辑

引发战争的国际贸易

      蒙古实现了统一后,成吉思汗设立了多种制度,使跨越地域的贸易成为一种可能。成吉思汗在道路旁设立镇守,并设立扎撒保护商队。
     蒙古缺乏的是织金,棉织品。撒达剌出产的一种织物。花剌子模的忽毡的商人阿合马,长官忽辛的儿子,还有阿合马.巴勒乞黑带着货物远赴蒙古。

   巴勒乞黑想用十个或二十个第纳尔购进的物品,卖到三个金巴里失。成吉思汗很愤怒说:“这个人是以为这里以前从来没有过织物吗?”让他去看蒙古前代诸汗存放的织物。拘留其人。另外两个商人说:“这些织物是献给大汗的”
   成吉思汗给了他们相当优厚的价格,织金每件一个金第纳,棉织每件一个银第纳。放回了他们的同伴,优待了他们。
  对待穆世林成吉思汗一直是在纯白色的大帐中见他们,那是最高的礼节。

     成吉思汗还让每一个后妃,儿子,长官,将领从自己所属部众中出两三个人,给予他们本钱,让他们去中亚做生意。共450个穆斯林。这450个穆斯林是蒙古的职业经理人。


   1215年以来的来往信件:

   1215年,就在石抹明安进入中都那一年。花剌子模派出贝哈艾丁.拉齐率领的使团,成吉思汗让他转达:摩柯末为西方之主,成吉思汗为东方之主,希望彼此友好,许商人来往无阻。
   1208年春,蒙古派出使团,率领蒙古使团的是花剌子模马哈茂德。第一次使团带有:契丹产的大如驼峰的天然黄金,玉石,骨触角,白驼绒织物,麝香。摩柯末向马哈茂德了解了蒙古的详尽情况。说“纵使成吉思汗武功昭著,一个不信教者,怎么能妄自尊大称花剌子模国主为子?”马哈茂德连忙说:“成吉思汗的军队数量上岂能和摩柯末的兵力相比”。最终双方缔结了合约。

    成吉思汗给摩柯末写信:你邦商人已到我处,今将他们遣归,情况你即将获悉,我们也派一队商旅,随他们去你邦,以购买你方珍宝。从今后,因我等之间的情谊和关系的发展,那仇恨的脓毒可以挤除,骚乱反侧的毒计可以清除。”---(征服者史版)

    “贵国商人来到我这里,我们把他遣回来了,我们还派了一些商人跟他们到贵国,想将贵国珍品和珍贵织物运到我国,您的家族的伟大和姓氏的高贵是尽人皆知的,大多数地区的平民、贵族都知道您的国土的辽阔和您命令的威力。您是我的爱子和最好的穆斯林。现在当清除了敌人,将同我们连接的地区全部占领和征服后,我们两国就成了邻国,为了两国沟通一致的道路,要求我们两国拿出明达的态度,担负起患难相助的念头,将两国之间的道路安全的维护好,避免发生险情,以使因频繁的贸易往来而关系到世界安全的商人们得以安全通过。当我们建立起和睦关系后,就没有人动坏念头了,也没有人支持纷争和叛乱了”------(史集版)
    蒙古的450个穆斯林商人带着500峰骆驼,带有金,银,丝,白驼绒织物,海狸皮,紫貂皮等。
    成吉思汗的商队450人前往花剌子模讹达剌城。该城长官亦那勒术(海尔汗)贪图他们的财务,拘留了他们,或许是蒙古职业经理人中一个印度商人觉得自己老板是成吉思汗,并没有对花剌子模的亦那勒术敬而远之直呼了他的名字。让他不悦。亦那勒术报告摩柯末,摩柯末觉得杀了他们,剥夺他们的财务是合法的。当时的传记作家还提供了一种说法,说摩柯末仅仅是下令扣留这些商人,亦勒那术则杀了他们。
    伊本.阿希尔的说法是,摩柯末在看了这份财务清单后,下令杀了商人,把货物带到不花剌和撒马尔罕,卖了这些货物后,货款归摩柯末所有。蒙古商人的货物的最终去向可能是撒马尔罕和布哈拉,可以从蒙古军逼迫这两个地方的商人交出蒙古财物和成吉思汗在撒马尔罕清真寺的演讲得知。
    志费尼说,摩柯末的法庭支持杀死商人,夺取财务
   总之,449个经理人就被杀了。时间是哲别追击曲出律还没回军的那个时间,1218年。


   商队中有一个人逃离出去报告给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再度派出使节伊本.凯佛雷只.博格拉,还有两位蒙古人出使,提出抗议,要求交出凶手。但摩柯末斩杀来使节,剃掉两个副使的胡须侮辱他们。
   下属被杀,财务被夺,使者又被杀,部队被攻。成吉思汗由于愤怒留下眼泪。独自登上高山祈祷三日。对天说:“阿拉伯和突厥创造者啊!我非这场灾祸的肇事者,赐予我气力复仇吧”

  成吉思汗派去使节,告诉花剌子模的摩柯末:“那件事情你本来无需干背信的事情,现在你用刀枪武装自己,做战争的准备吧”
  在成吉思汗的扎撒里,战前要宣战,他觉得“提出警告的有理”
  在蒙古军到来的时候,花剌子模做好了战斗准备,摩柯末派遣了五万军队去亦勒那术(海尔汗)处,并另派了一万军队。城堡、城垒、城墙已经完备,军用物资也也集中。当蒙古军出现在讹达剌城的守将亦勒那术视野的时候,他后悔了。原野上的军队是一只无穷无尽的军旅,甲马的嘶鸣,如同披铠甲的雄狮。

1110101958b8efd5513d7ce3e5.jpg (44.53 KB, 下载次数: 2060)

1110101958b8efd5513d7ce3e5.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11 10:22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12 00:18 编辑

纳石识和棉布下的真相
                                                               
                              -----------------------------蒙古,花剌子模战争的起因


    成吉思汗的449位职业经理人被杀,成吉思汗的做生意的本金被抢,成吉思汗的军队被攻。是因为棉布和织金吗?是因为亦纳勒术的贪财吗?是因为摩柯末和扎兰丁的冒失吗?《史集》《世界征服者史》是这样说的。
   是因为那个印度商人的傲慢吗?是因为成吉思汗在信件里称摩柯末为儿子吗?也有人这样说。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花剌子模杀商,夺财,进攻成吉思汗,杀死使者这一系列的事情后面,或许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我们来揭开在纳石识和棉布贸易下的真相。


   时间:
   我们知道这三个商人来到的时候,成吉思汗已经恢复了西辽的商业秩序。成吉思汗在西辽,哲别在追击曲出律。这就是为什么蒙古长官,后妃,亲族能清一色找到450个穆斯林商人的原因。商人被杀,财务被夺的时候,哲别还没有回军。那么商人被杀和哲别军被花剌子模攻击是有联系的。

   起因:
   成吉思汗不想发动对中亚的战争,因为金国唾手可得,给予金国喘息必定成为后患,负责攻打金国的木华黎只有22000蒙古军,契丹军团和汉军军团。鏖战的很辛苦。金国一度转为攻势。连木华黎最后都发出,作战的艰苦的感叹。木华黎的2万蒙古军如果在一次战役中出现闪失,那么和可能又是一个强弱的拐点。西夏,金国北方地方武装,蒲鲜万奴的东女真国,整个东亚都可能出现大翻盘的局面。
    成吉思汗在极力避免同时和东亚,中亚两个最强国两线开战的可能。
    蒙古军追击曲出律残敌到边境,并没有越界,而是回军。是花剌子模的军队过界追击了一夜,在黎明追赶上蒙古军的。在追击前摩柯末询问了曲出律残余死人堆里的一个伤者。是摩柯末要为曲出律出头吗?更不是。
   摩柯末的统治基础是伊斯兰教的文化圈。而曲出律却残酷的迫害穆斯林,曲出律在西辽企图搞统一化,强迫穆斯林信仰基督教,或者强迫他们改族,穿着契丹服装,成为西辽族,每户都有士兵住着。曲出律还到伊斯兰教区庄稼成熟的时候收割庄稼,造成饥荒。曲出律残酷的钉死伊斯兰的宗教领袖。在西辽王被曲出律废后,摩柯末在和曲出律争夺教区,土地,信仰。原本是水火不容。
   成吉思汗的到来,运用了高超的战略,让曲出律成为众矢之的。要知道曲出律败亡的时候,花剌子模占领了原来在曲出律手中的突厥斯坦的土地。这才是真实的原因。



   在纳石识和棉布下掩盖的是土地:

   金国拥有带甲雄兵百万,摩柯末有40万军队,西夏还拥有大量军队,而成吉思汗在去世的时候有12万九千军队,此时大概有10万。新近统一的蒙古也不稳定,就在不久前1217年,蒙古图马特部的反叛折杀了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
   成吉思汗努力维持着和花剌子模的友好,但是在1219年6月(农历)花剌子模这次又杀了成吉思汗的使者。

    那么花剌子模杀了成吉思汗的职业经理人,夺了成吉思汗的本金,攻击成吉思汗的军队,再杀了成吉思汗的使者。是要干什么呢?-------最大的可能是要夺取西辽的土地。
    打败哲别这支军队,会夺取一直远到西夏,南结吐蕃的广大的土地。从突厥汗国败亡以来几百年里,分散的蒙古高原的部落在当时还不是世界性的力量,金国轻蔑的说:“金国如大海,而蒙古不过是一把沙”,中亚的花剌子模同样没把蒙古放在眼里。有可能他们认为打败那支哲别的2万蒙古军,他们会获得比坦罗斯之战更辉煌的战果。成吉思汗可以作为各种不同的信仰、民族的保护者来到西辽。而他们作为穆斯林圣战军更有统治的合法性。
   我们看成吉思汗给摩柯末的信中说的“。。。。现在当清除了敌人,将同我们连接的地区全部占领和征服后,我们两国就成了邻国,为了两国沟通一致的道路,要求我们两国拿出明达的态度,担负起患难相助的念头,将两国之间的道路安全的维护好,避免发生险情,以使因频繁的贸易往来而关系到世界安全的商人们得以安全通过。当我们建立起和睦关系后,就没有人动坏念头了,也没有人支持纷争和叛乱了。”

  对两国的边界问题。成吉思汗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曲出律被清除,将我们连接的地区占领后,成为邻国,要沟通和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确立态度后,就没有人动坏念头,没有人支持纷争和叛乱。
   成吉思汗首先非常尊重摩柯末的塞尔柱突厥的血统,称之为家族的伟大和姓氏的高贵。
   成吉思汗承认了摩柯末此时占据的原来曲出律手中的西辽突厥斯坦的土地,想以此确定两国边界,摩柯末对着并不满足,他想要的显然更多。
  那么成吉思汗信里说的“动坏念头”“支持纷争和叛乱”是指的什么人呢?----这就得看当时的宗教,诸族版图。当时的畏兀儿还是萨满教徒。葛逻禄也是,他们部分有基督徒和佛教徒。是喀什等地的属于伊斯兰教,西辽还有众多佛教徒,基督教徒,摩尼教徒。在当时成吉思汗和摩柯末占据的“国界线”的附近,应该有着一些潜在的“泛伊斯兰”的人群。
   成吉思汗保护所有宗教,但是某一种宗教不能享有凌驾其他的特权的国策,尽管保证了所有人的信仰自由,但是很有可能会有一些个别宗教狂热分子不满足于此。
   “动坏念头”“支持纷争和叛乱”,应该指的是某些宗教狂热分子。成吉思汗给摩柯末的信主要说的就是承认摩柯末夺取的西辽土地,尽快划定界限,防止一些不满足目前边界的人起纷争。而摩柯末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分=====割======线======================
图1,曲出律和摩柯末阴谋篡夺他岳父的国家时候商议,如果摩柯末先干掉西辽王,则以阿力麻里,忽毡,喀什为之划定界限。
       实际上如果以此为界,曲出律就没有地盘,这是曲出律唆使摩柯末攻打他岳父西辽王的诱饵。
       事实上也是在摩柯末在塔拉斯击败西辽后,曲出律迅速搬掉了他岳父。
图2:在阴谋的协定中,如果是曲出律先干掉他岳父西辽王,则以锡尔河为界。后来曲出律先干掉了西辽王。
        曲出律绑着葛逻禄的斡扎尔攻打葛逻禄的阿力麻里的时候。听说哲别的军队到了,他从喀什出逃,到撒里横峡谷被猎杀。
图3:摩柯末占领的的西辽地域,
图4:绿色的为垂河,花剌子模军队越界,追击一夜,攻击速不台
       讹答剌城,杀商,夺财的发生地。

摩柯末指定的区域。.jpg (580.52 KB, 下载次数: 2685)

摩柯末指定的区域。.jpg

蒙古花剌子模形势图.jpg (598.32 KB, 下载次数: 2673)

蒙古花剌子模形势图.jpg

形势图2.jpg (522.65 KB, 下载次数: 2696)

形势图2.jpg

形势图.jpg (576.15 KB, 下载次数: 2689)

形势图.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11 12:42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11 12:43 编辑

  是命运塑造性格,还是性格决定命运?

   1219年花剌子模杀了成吉思汗派去的使者,双方都在做战争准备了,出战之前,也遂夫人对成吉思汗说:“大汗这次历经山川去遥远的地方征战,如果有一天你离去,几个儿子立谁为主,好让众人知道”
   可见,这次远征在蒙古人心中也是一次危险的战争。
   成吉思汗确立了天下地面广阔,会让儿子们各守封国的国策,出征前,他让自己所属,还有哈萨尔等几个兄弟属部里,各自选一个继承人,不得违反。
    这是做了准备好有去无回的远征的准备的表现吗?
    哀兵必胜,或许是真的。



   命运.性格

   在成吉思汗的一生里,战鼓、号角的轰鸣掩盖了悠扬的牧笛。
   这是他命运的一部分,早年丧父,少年就在泰亦赤部落的追捕下颠沛流离。又过几年,家里仅有的八匹马被夺。
   如果不是命运造化,铁木真或许会是一个勤勉的牧人。
   牧马,牧马,牧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其终老。

   新婚不久,蔑儿乞就来掠走孛儿帖。
   铁木真只能选择战斗,那是命运的一部分。
   十三翼之战,铁木真的安达札木合打败了他,
   失败,也是命运的一部分。

   随后,克烈部的桑昆担心铁木真的崛起会成为自己霸权的障碍,设计在结为姻亲的酒宴上害死铁木真。挑起战争。
   乃蛮部的塔阳汗,要成为蒙古草原唯一的太阳,挑起战争。
   在蒙古统一战中,最令人惊奇的是,泰亦赤,扎答兰,塔塔尔,蔑儿乞,克列,乃蛮。。。。。都是和铁木真的战争的挑起者和发动者。但是结果他们全失败了。1206年铁木真成了成吉思汗。这是命运吗?是命运塑造了性格?还是性格决定了命运?
   西夏,金国,西辽,花剌子模,有些是成吉思汗发动的战争,有些是别人发动的战争。和中世纪的所有君王故事都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成吉思汗获得全胜。
   从一个人,八匹黄骠马开始,命运让他选择战斗。在他一生中,无论是别人挑起的,发动的战争,还是自己发动的战争,他全胜了,这也是命运的一部分。

25.jpg (129.82 KB, 下载次数: 2114)

25.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29 15:07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2-1-13 14:59 编辑

    蒙古花剌子模的兵力和战具

    花剌子模的兵力战具:

    花剌子模的兵力,几个历史资料都一致的说40万骑兵。

    盔甲刀剑
    西辽地区无论是东部的蒙古占领区,还是摩柯末占领的河中地区。都是古代战具最发达的地区,由于无数个入侵者的到来,带来了他们的武器装备,攻城守城器械,城防建筑术,金属冶炼技术。
    喀什,费尔干纳等地历史悠久以来,就是冶金最为发达的地区,出产的盔甲,武器远销到巴格达等地,这个地区是最早使用煤炭来冶炼钢铁的地区,西夏使用煤炭冶铁,使的生产力得以提高,就是受突厥斯坦(西辽)的影响。在哥疾宁有着优良的锁子甲的作坊。
    自古以来突厥斯坦(西辽)地区的盔甲,刀剑就是东亚国家争相购买的优良战具,受突厥斯坦影响的西夏,也以煤炭冶铁,生产的“西夏剑”名满东亚。
    从战士的个人武备来说,花剌子模军是当时那个时代最好的之一。
   在唐朝时期,这个地区的甲胄就是贵重商品,在宋代,不但“西夏剑”天下一绝,在1071年的通贡的商品中就有于阗的铁甲马。



  

蒙古军兵力战具:

    蒙古的兵力:
   1206年统一的时候有95个千户,每一户出一个兵计算,9万5千兵力。在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的时候蒙古有12万9千军队。
   至于蒙古在花剌子模战争中,动用了多少兵力,没有具体记载,巴托尔德推测有15万-20万。巴托尔德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估计了一个数字。
   但是我们不认同这个推测。在1217年,蒙古军有95000到125000军队。但是此时蒙古在和金国和花剌子模同时开战,成吉思汗留给主持东方战事的木华黎22000蒙古军,契丹军团和汉军军团除个别人,留在东方。成吉思汗的弟弟带着一支军队镇守蒙古本部。
    葛逻禄提供了6000骑兵,畏兀儿也提供了6000骑兵。回鹘提供少量军队。
    无论怎么计算,蒙古包括葛逻禄,畏兀儿,回鹘军团。大概10万左右。


    蒙古军的披甲率
    说披甲率有多少,完全是最愚蠢的问题。因为在那个时代打仗,不穿盔甲是很稀罕的事情,这一段历史上不披挂盔甲战斗被当做很稀奇的事情记载了很多。不穿盔甲战斗,等于把士兵当做一次性消耗品,无论对于刀枪还是箭雨的速射。

    蒙古诸部自从融铁出山以来,有自己的冶炼的传统,从女真的兴起,从完颜阿骨打开始,金国就企图征服蒙古诸部,导致了100年的战争。记住,蒙古和金的战争并不是从1211年开始的。是在100年前。蒙古诸部从金兀术带80000金兵入侵蒙古打了已经几代人  100年里蒙古的乞颜,克列,乃蛮,塔塔尔等诸部制造了多少的盔甲呢?
  1206年开始,一直到1211野狐岭战役,蒙古倾举国之力用制造了5年的盔甲战备。生产了多少?
  1205年到1210年的西夏战役,仅两次会战歼灭了10万西夏军,又缴获了多少呢?
  1209年和1211年葛逻禄和畏兀儿加入蒙古阵营。他们能提供多少呢?
  1211年---1217年的对金战役,几次会战歼灭金国60万军队。又能缴获多少呢?
  1217年--1219年,哲别消灭了曲出律,控制了西辽的东部地区。又能获得西辽的多少战甲呢?

    蒙古军的披重甲率。
   1 :重甲是在阵地战中冲阵使用的。蒙古的轻甲说和骑射流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说法。轻甲的假说是以骑射流是前提。
   但是这两种说法都是那些半吊子的说法。
   蒙古从内战时候的十三翼之战,和兰真沙陀之战,到对西夏军的会战,野狐岭,缙山,花道会战。一路下来全是冲阵的硬仗。而且都是和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冲阵。不存在披甲率的问题。
   在枪戟如林的阵地防御中,在弓失如雨的齐射下,如何能让战士和战马生还呢?蒙古军在几次会战中以极低的阵亡率歼灭了几倍于自己的敌军。重甲是战士和战马的重要保障。
    阵地战是重甲率的前提。

   2:那么,战马是否是披重甲的因素呢?
   大多半吊子学者,认为只有欧洲,中亚的高头大马才是重甲的前提。蒙古马不堪重甲的负荷。那么鲜卑重骑兵使用的不是蒙古马?契丹,女真的重骑兵使用的不是蒙古马?宋朝使用的难道不是蒙古马?只有欧洲马是重骑兵的前提成立的话,东亚的重骑兵历史就被彻底抹杀了。
     更何况蒙古的乃蛮地区也是中亚马的产地之一,七河流域的葛逻禄在蒙古统一后第三年(1209年)就加入了蒙古。哲别在消灭了曲出律后带回了很多西辽战马。在1219年,蒙古已经控制了中亚马的产地之一。
     当然,蒙古人不迷信中亚马,蒙古有自己评判马匹优良的标准,成吉思汗说:在肥的时侯能够疾驰,在肥瘦适中,或者瘦的时候能够疾驰,才可称之为良马,只能在这三种状态之一的情况下疾驰的马,不是良马。显然,这又超出今天那些不懂马匹的人的理解。
    3:长途远征是重甲率的一个障碍吗?这个话题更愚蠢的无边际。在13世纪蒙古是拥有世界最多马匹的国家。对于和花剌子模这样的国家的决战,蒙古驱赶着他们的马匹,牛羊移动到了额尔齐斯河流域,徐徐西进。这能是障碍吗?只有在会战进入战场前才会披挂盔甲的。
    4:轻甲和重甲的比例是多少?这个要看具体的战役,战术。脱离战略,战术,具体战役谈重甲率没有意义。
     阵地战的冲阵要重甲,攻城战要重甲,巷战要重甲,而追击,诈败,在重骑兵正面推进时候两翼轻箭士和重箭手的箭雨速射和重箭点杀时候,弓箭手会穿着轻甲。具体的战役战术会有不同的轻重比例。
    5:当时的蒙古军中是否有武士阶层。毫无疑问,一个军事民族没有武士阶层是不可能的,100年来的对抗金国入侵和部落内战孕育了这个阶层,可以说在欧洲武士在后花园练习的时候,草原的武士阶层已经在战场上实践了。
     乞颜部的主战部落先前是合不勒汗的世系主尔勤部,是挑选的最有勇,能战的,但有战皆能破的部落,。后来是“从小惯使刀枪”的忙兀惕部和兀鲁兀部。克烈部最善战的是只尔斤部落。每一个大的军事集团都有从事战争为主的部落。这些部落是草原社会的军事贵族。在看到的几次冲阵的记载中,这些部落是正面径冲的主力。
   6:蒙古的英雄是体力型还是智力型的问题,这个原本不是问题,但是自从欧洲的教士普兰·加尔滨写了一个游记,错误的记载了片面的东西之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以为蒙古军将领不在阵前。
     这个错误的说法,被很多半吊子学者以讹传讹。蒙古军统帅和将领,是从体力型打成智力型的。即使成吉思汗也得在和乃蛮的决战中自己当先锋,即使木华黎,也得在野狐岭自己冲在前面,即使是成吉思汗的弟弟也得在攻城的时候冲在前头,即使成吉思汗的孙子莫图干也得率先登城。到了拔都西征的时候,统帅速不台已经老得不能在阵前冲锋了,所以就成了智力型英雄。
   7,加尔滨的错误还在于说,在他出使蒙古的时候,看到蒙古军有轻重两种盔甲,他错误的认为“有钱的买重甲,无钱的使用轻甲”。蒙古不是欧洲。加尔宾错误的用欧洲封建武士的那套理解了当时的蒙古。
   蒙古以部落为单位造甲,一直延续到近代,成吉思汗时代是以蒙古国为单位造甲。不存在买卖。而且在就阿尔宾去蒙古的时代,蒙古至少歼灭了200万各国军队。拥有世界半数造甲作坊。如果需要,仅仅是缴获敌军的给每个兵士10套重甲都绰绰有余。
  8《草原帝国》等通俗读物把蒙古的战术等同于匈奴的战术,这是大错特错,匈奴时代马镫没有被普及或发明。没有重骑兵。蒙古类似的是鲜卑,契丹和金国,他们有马镫,有重骑兵。
     而且蒙古,鲜卑,辽和金都是政权,不是匈奴和突厥时代的松散的,自相攻杀的部落联盟国家。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29 20:40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29 20:42 编辑

河中概述:

  河中地区和突厥斯坦是中世纪世界最活跃的地区,他连接着北方的游牧文明,东方的新疆绿洲文明,中原,朝鲜乃至于日本的农业文明区,西方的基督教世界,南方的伊朗,伊拉克,印度文明,是古代欧亚世界几大文明版块的交汇地。
  在大航海时代兴起之前,这是中世纪商业最发达的地区。是一片流淌这财富,商品,乳汁和鲜血的土地。
  河中地区是指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的地区,这是一片平坦的土地,地理上没有天险可利用设防。数不清的人们来到这里,最早是掌握着青铜技术的雅利安游牧人,或者泛称塞人,然后是乌孙,大月氏,匈奴,贵霜,波斯,希腊,白匈奴,萨珊王朝,突厥,唐朝,阿拉伯,喀喇契丹,众多的入侵者争夺过河中的土地。
   数不清的商队,各色的僧侣,孤独的旅行家,各色宗教的诸神,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印记。
   在蒙古人到来的时候,这里是中世纪几大文明版块的汇流区。是河水、文明和鲜血浇灌的土地。
   锡尔河,阿姆河穿过的当时可能沙漠化没今天严重的克孜勒库姆沙漠,卡拉库姆沙漠。大航海时代的兴起,让我们以为这是最闭塞的地区,但是在古代,是一片“用血液来冲洗血液”的地区。


花剌子模战略:
    13世纪,东西方几乎同时兴起两个强大的力量,蒙古高原是蒙古,1172年到1200年的花剌子模国王战胜了其他伊斯兰对手,之后他开始了对当时控制河中的西辽进行圣战。1200年即位的花剌子模摩柯末,先是战胜了同是伊斯兰的古尔王朝,摩柯末转身就宣布自己是“在异教徒统治下的穆斯林的解放者”挥师东进,进攻西辽。在和曲出律的里应外合下,摩柯末在1210年在塔拉斯河(坦罗斯)战胜了西辽的军队。从那时候起,他计划着征服东方。当哲别将军击败了曲出律后,蒙古接管了喀什噶尔等西辽土地,这个时候蒙古已经不是摩柯末的假想敌,而直接的敌人。
     摩柯末杀死蒙古450个商人,斩杀要求严惩凶手的商人,攻击成吉思汗的军队。挑起了在1219年的河中战役。

     1:摩柯末是否考虑过成吉思汗能从对金的战事中抽出多少军队?
     摩柯末他的手中有40万军队,取得了和古尔王朝以及西辽的胜利,士气正旺。这似乎是他的资本。曲出律和西辽王说过,蒙古军在和金国进队苦战,他错误的以为蒙古军不能派出军队来对付他。蒙古军和金国的战事花剌子模更清楚,1215年金国中都困城的饥饿中投降的时候,花剌子模的哈艾丁.拉齐率领的使团和间谍正在中都城下。
     花剌子模的摩柯末更清楚蒙古军在东方陷入苦战,他的设想是趁着蒙古军无暇顾及西方,他吞并起码是西辽的土地,至少是喀什噶尔等穆斯林居民为主的土地。据历史资料记载,摩柯末对东方也抱有野心。或许他设想过,他举起圣战的旗帜,这些地区的人们会呼应他的战争。这种事情发生过,在摩柯末在塔拉斯河(坦罗斯)战胜西辽军队后,西辽军队回到巴拉沙衮(虎思斡耳朵),巴拉沙衮的居民盼望着解放者的到来,关闭了城门不让西辽军队回城,西辽军攻下自己的都城后,对自己的都城进行了屠城。
     花剌子模挑起战争,他考虑过成吉思汗回来多少军队?他的情报人员清楚的告诉了他蒙古军得的人数以及在东方的情况。
     他一定设想过他的40万花剌子模军会面对多少蒙古军队。他设想过蒙古能同时战胜东方的金国和西方的花剌子模吗?如果在东西方某一个战局人数不多的蒙古军出现失误,西夏,西辽转换阵营,蒙古可能同时战胜金国,西夏,西辽和花剌子模吗?

    2:为什么花剌子模没有集中40万军队和10来万的蒙古军会战?
    今天的庸俗的历史学家在论述蒙古和花剌子模的河中战役的时候,有一种论调是花剌子模没有集中兵力和蒙古决战,给了蒙古各个击破的机会。花剌子模为什么不集中40万军队迎头痛击远道而来的10万蒙古军呢?摩柯末之子扎兰丁多次要带集中兵力去决战,为什么摩柯末没有采取扎兰丁提出的策略呢?

    会战能力:
    花剌子模一直在注视着东方,蒙古1211年野狐岭会战,全歼金国40万,1213年缙山会战再度击溃金国30-40万,1214年的花道之战击溃金国20万,歼敌8万。这几次会战花剌子模会知道。而且这几次会战是在燕山山脉和山脉之间的谷地中开始的。无天险可守的花剌子模是在避免和擅长大兵团野战能力的蒙古做大兵团会战吗?
    在几年前花剌子模进攻康里突厥人,在伊儿吉兹河边遭遇了蒙古军,蒙古军说另有战斗任务不肯交战,但摩柯末声称一切非伊斯兰教徒都是他的仇敌,率领60000花剌子模军进攻蒙古军。迫使蒙古人应战,幸亏扎兰丁的英勇才让花剌子模军没有被击溃。这次遭遇战是摩柯末对蒙古军会战能力的感性认识。
     庸俗的历史学家的论调,是在建立在成吉思汗一定会和花剌子模进行40万对10万的会战基础上的。那么成吉思汗一定会和他会战吗?未必。如果成吉思汗看敌兵势强诈败退军,引诱花剌子模到草原的某地围歼其先头部队,再击溃后续部队,这种推演摩柯末不懂吗?这种战例也是蒙古最常用的战术。

    粮草:
    即便花剌子模军队步步为营,压迫蒙古军节节后退,那么花剌子模能否提供一支40万的军队的粮草吗?我们知道在忽毡城,即使算一个农业区,这个城市的粮食也得靠费尔干纳补给。金国以巨大的农业人口,发达的农业支持一只庞大的军队几年都发生了饥荒。花剌子模以两个河流之间沙漠中的灌溉农业能支持一支40万的军队迂回几年?蒙古可以赶着他们的军粮牛羊,向草原地带移动。花剌子模可以支持几年?

    内政:
     摩柯末是当事人,那个时代的军事家,他取得过和古尔王朝还有西辽的胜利,也是一个崛起的强大势力的核心。他的政治素养和军事素养绝对超越那些注解历史的文人。在花剌子模的统治下,从生产方式上来说大致分为,农业的伊朗种农业居民,康里突厥游牧人,擅长商业的商人。这么几种。摩柯末的母亲是康里突厥的利益代表,摩柯末的政令如果她不同意,是无法实行的。摩柯末的母亲很讨厌摩柯末的儿子扎兰丁,我认为是她反感扎兰丁的战争狂热。擅长经商的商人阶层是比较反感战争的阶层,在1219年的时候,中亚的战争让他们蒙受了巨大损失。河中地区由于战乱频繁,居民彪悍尚武,有携带武器的习俗,在当时有众多的“为信仰而战”的志愿者。叫做伽奇,或者法塔,或是穆塔维阿的有组织的团体,这些人有很大的势力,甚至有些时候国主都不能辖制。一些统治者对他们即利用也堤防。他们有着较强的战斗力,在帖木儿时期,仅靠这些民间武装就保卫过撒马尔罕。在河中战役中他们是除了摩柯末40万军队之外的更坚定的力量。
    这些人如果出城野战,连年的苦战会消退他们的宗教狂热。战争消耗的粮食会导致农业人口的不满。如果有饥荒甚至可能酝酿成反叛。而以城为战,那么性质就完全改变了。以城为战,那么就是为具体的家,具体的妻儿老小去战斗。而不是为某个国王,某个王朝,某个神灵。摩柯末的以城为战的战略,实际上是把河中的居民捆绑在他战车上的一个策略。事实上摩柯末成功了,起码在战略上成功了。蒙古和花剌子模的战争是整个蒙古时期最惨烈的战争,河中居民妇女,老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在河中地区,摩柯末不过是1210年后到来的一个入侵者和统治者。1210年他攻占了不花剌,讹答剌,撒马尔罕,蹂躏了毡地地区,1212年他还要屠戮撒马尔罕,1209年他击溃康里突厥人(钦察),本质上他也是一个入侵者。但9年的时间里,他以“穆斯林的解放者”获得了统治的合法性,1219年他挑起了战争,他把河中的康里突厥人,伊朗种的农业人,各色商人,河中居民捆绑到了他的战车上。愿不愿意战争也由不得他们选择。
   

     城防:
     河中地区没有可利用的天险,由于战乱频繁,城防及其发达。以城为战不但可以利用每个河中的居民的彪悍,也有可利用的城防。蒙古和花剌子模的战争,在形式上完全和对金国的战争相反。蒙古对金的战争概括的说:在野战中大兵团会战,击溃金军主力,扫除大城外围,围困大城,围点打援。对花剌子模的战役则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攻城战,一个街道接着另一个街道的巷战。摩柯末挑起的战争,捆绑了河中的居民,让他们自愿或被动掀卷入“河中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两河防线:
   花剌子模的战略是以锡尔河,阿姆河两河沿岸为第一道防线,分配了一些军队给这些沿岸的城市,集中11万骑兵在撒马尔罕。这是两河防线的中心。或许蒙古军在某个城下损失惨重,这11万精锐会主动出击。事实上成吉思汗的主力在围攻讹答剌的时候在沙漠中游荡,等待着围点打援。结果这个事情没有发生,在蒙古围攻撒马尔罕的时候,摩柯末也派出援军,但是撒马尔罕在5天内就被攻陷了。

1110182317206c0b310801e63c.jpg (233 KB, 下载次数: 2138)

1110182317206c0b310801e63c.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29 20:43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30 21:12 编辑

蒙古战略:

   主力出战:
   蒙古战略的最成功之处莫过于在东方和金国的战争中抽出主力,留给木华黎22000蒙古军,契丹军团和汉军军团全权东方战事。成吉思汗带主力抽身来到河中。
   当蒙古主力出现在讹答剌的时候,可能第一时间彻底的打乱了花剌子模的战略,部署。

   西辽跳板:
   成吉思汗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在西辽战事中坚持了正确的宗教政策,他坚持任何人有信仰自己宗教,民族习俗的自由,保护商业,保护个人财产,尊重所有宗教,但是任何一种宗教不得享有特权的政策。这点获得了喀什噶尔,巴拉沙兖等等西辽地区的穆斯林,基督教,摩尼教,萨满教,佛教徒,犹太教徒的支持。
    西辽的契丹属于蒙古语族,西辽的耶律大石建国的10000精兵是蒙古草原草原诸部给他的。花剌子模和曲出律篡夺了建立100年的西辽国。蒙古的到来似乎和这些和蒙古诸部有着渊源的西辽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总之他们站在了蒙古军的一边。摩柯末希望的蒙古控制的西辽地区的穆斯林因为摩柯末的感召而在蒙古军后方“为信仰而战”没有出现。西辽是蒙古和花剌子模战争中最坚固的跳板。

    战略调整:
    在历史记载中成吉思汗到了讹答剌城后,兵分三路夺取锡尔河沿岸的三座城市。成吉思汗所带的主力消失在历史记载中几个月,等讹答剌攻下来的时候,成吉思汗的军队才出现的不花剌。
    这几个月,成吉思汗的主力在哪里呢?应该在锡尔河和阿姆河之间的荒漠中的某个地方,等待着花剌子模的援军,围点打援。但是花剌子模并没有派出援军。或许摩柯末熟知蒙古军惯用的围点打援的战法。或许蒙古军主力到来,打乱了摩柯末的部署和战略。
    蒙古军只能陷入最艰苦的攻城战,巷战。
    成吉思汗迅速调整战略,尽量招降,但是遇到的情况是,在每一个城中,居民的态度不同,即使是那些城防不发达,守军逃离的城市,都有一些人是坚定的要战斗到底的。成吉思汗尽量的分化这些人。
    在蒙古军的一边,也有河中地区的大臣和将军。在成吉思汗和克列的战斗最艰苦的时候,成吉思汗身边仅有的18个人里,就有四位来自河中地区,他们是哈散纳、札八尔火者、哈桑、答失蛮·哈只不。这四位是蒙古的开国元勋之一。是同饮班珠尔河水的战友。在花剌子模1210年夺取河中地区的时候,也有河中地区的穆斯林战败,在1219年加入蒙古阵营。
     成吉思汗在河中遇到的新问题是他没有预想到竟然如此严重的,摩柯末以宗教为旗帜,捆绑了河中地区的人们,进行反抗东方异教徒的圣战。那么成吉思汗应该争取河中和伊斯兰的宗教领袖进行反宣传。总得来说,既然伊斯兰是摩柯末维系他的政体和军队的纽带,那么抽掉这个纽带,是能让摩柯末的政权和军队瓦解的第一要务。
    总得来说,摩柯末在1210年夺取河中,比成吉思汗在1220年夺取河中轻松的多的多。摩柯末对于河中地区来说,不过是早于成吉思汗几年到来的入侵者,在仅仅几年时间,摩柯末就让河中各色居民拿起刀剑和蒙古军战斗到底。摩柯末也并非庸才。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宗教。

    成吉思汗没有预计到摩柯末利用的宗教的力量能如此大,一年间基本攻取两河沿岸的城市的战斗力,也没有时间让他争取伊斯兰教长进行反摩柯末的宣传战。尽管取胜了,但是如果能少流血,更好。
    蒙古并不敌对穆斯林,这点和他订立的宗教自由的国策有关,同样蒙古更不敌对突厥或是阿拉伯,塔吉克。蒙古军在攻灭曲出律和花剌子模的时候本身就有突厥军团畏兀儿和葛逻禄。还有同成吉思汗共饮班珠尔尼河水的河中四元勋之一的哈撒那统领的阿尔浑军。回鹘阿剌瓦儿斯的回鹘军。
   在分化瓦解敌人这方面,成吉思汗稳住了摩柯末的母亲。代表康里突厥的代表。一年时间终结的河中战事,没有给政治上的作为留下多少余地和事件。
   成吉思汗利用了贝德录丁的建议,一路故意遗失了很多伪造的摩柯末的将领私通成吉思汗的信件,让这些信件流入摩柯末手中,用以离间他们之间的裂痕。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31 12:44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31 15:05 编辑

  河中城防:
     河中是一个“用血液来冲洗血液”的几大文明版块的交汇区,地理上无险可守,但是战事的频繁导致了城防的发达,使用煤炭来烧纸砖瓦,让造砖的成本降低。使大量用砖成为可能。河中地区当时煤炭价格很低廉。砖坯砌墙,砖覆面是常用的做法。
    而元大都除了城门,也都是土夯制成的,东亚大规模使用砖,是在元代以后,元代以后使用煤炭使东亚造砖的成本降低。

    城防大致有外城护城河,拒马壕堑,外城,有的外城具有多层城墙,几百座望楼,以及林立的塔楼,内城,内城内还有内堡。内城和内堡往往更加坚固。
    城外,一些贸易发达的大城为防止前来贸易的游牧族和商队劫掠,在城外设有要塞。
    城外在制高点,设置有瞭望哨和要塞。这些构成了河中地区的城防系统。


  兵力部署:花剌子模的40万军队部署在河中地区中的城市中。
  其中,撒马尔罕最多有11万骑兵和民间武装。20头披甲战象作为秘密冲阵武器。
   讹答剌6万骑兵和民间武装。
   费那可特1万。
   不花剌3万。
   其余城市兵力不祥。

   签发劳工:在这里要说一下,蒙古在河中地区征战的时候大量的签发了当地劳工,劳工并不是俘虏,也不配给武器。劳工签发的数量极大,甚至在军队数量的三倍五倍左右。如果发给他们武器,那是玩火自焚的做法。
   劳工的作用是,填平巨大的城前沟壑、护城河,从几十公里外搬运石头,以供应投石机,筑坝用,挖掘地道、挖掘河流用水淹城墙,这些都是巨大的劳动量,蒙古军人数少显然提供不了这个劳力。填平大城外的护城河用签发的10倍于自己的劳工需要10天,而如果蒙古军来填埋要100天,那就是三个月。而且会造成战斗力锐减。
     另外签发劳工还是一支疑军,守城士兵看到如此数量巨大的兵力,军心动摇。

  图为:两河防线,和要塞遗址,以及城市复原




两河防线兵力.jpg (686.4 KB, 下载次数: 2721)

两河防线兵力.jpg

otrar.jpg (143.79 KB, 下载次数: 2134)

otrar.jpg

khivaarksmall.jpg (210.09 KB, 下载次数: 2184)

khivaarksmall.jpg

Khiva4.jpg (33.03 KB, 下载次数: 2038)

Khiva4.jpg

Khiva2.jpg (35.25 KB, 下载次数: 2030)

Khiva2.jpg

khiva.jpg (30.88 KB, 下载次数: 1998)

khiva.jpg

bicycle-khiva_1464093c.jpg (11.07 KB, 下载次数: 1993)

bicycle-khiva_1464093c.jpg

220230789.jpg (32.84 KB, 下载次数: 2026)

220230789.jpg

16237b.jpg (219.2 KB, 下载次数: 2189)

16237b.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31 16:54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0-31 17:02 编辑

   蒙古军攻城武器--人力型投石机,攻城锤、攻城塔楼:

   实际这个应该是花剌子模和蒙古军的攻防器械才对。因为双方都在使用。
   河中地区在13世纪是古代攻防器械的世界性博物馆。由于历史上无数入侵者的到来,带来了他们的攻防器具,从亚述的人力投石机,攻城塔楼,攻城锤。到希腊巨弩,罗马弩炮。。。。。应有尽有。
   蒙古军使用最多的是重力型投石机,巨弩,希腊火。对于这三种,我们单独介绍。




人力型投石机:
   先说一下人力型投石机。人力型投石机被世界上最早的军事机器亚述人发明,亚述是上古时代第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是上古的武器制造大师,在其他民族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亚述已经成发明了冷兵器时代众多的武器,然后退出历史了。随着亚述的扩张,人力投石机也普及到世界各地。(图为,亚述用挖掘地道,人力投石机,攻城塔楼攻城。犍陀罗粟特人力投石机)


蒙古在1205年攻打西夏的时候,开始发展自己的投石机部队。这时候使用的是人力型投石机。
但是这种投石机在河中战役中难以发挥威力,因为河中地区有更为威力巨大,射程更远,弹道稳定,落点精准的重力型投石机。
人力型投石机不会是重力型的对手,但是人力型投石机也具有小巧灵活的特点。(图为蒙古人力型投石机)


亚述攻城塔楼:



亚述攻城锤:





蒙古攻城器械:



111031154138ec1eefe0827547.jpg (50.14 KB, 下载次数: 2015)

111031154138ec1eefe0827547.jpg

1110311545404f4c499490fbde.jpg (36.35 KB, 下载次数: 1998)

1110311545404f4c499490fbde.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31 17:03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1-1 17:13 编辑

    蒙古攻城武器---野驴投石机和弩炮

     罗马在公元前2世纪发明了它,后被罗马军带到世界各地。巨弩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发明,随着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入侵河中,巨弩在河中安家落户。罗马弩炮是一种有支撑系统,有仰角系统的武器。巨弩和投掷石弹的弩炮发生了融合。1229年花剌子模和蒙古都在使用这些器械。

1110311631486cf7a2c220b07e.jpg (66.24 KB, 下载次数: 2077)

1110311631486cf7a2c220b07e.jpg

111031161170f80fe16e27af76.jpg (44.96 KB, 下载次数: 2077)

111031161170f80fe16e27af76.jpg

11103116319f41792e0ba23b6f.jpg (20.4 KB, 下载次数: 1952)

11103116319f41792e0ba23b6f.jpg

11103116111c75497e5a1f4c05.jpg (35.21 KB, 下载次数: 2043)

11103116111c75497e5a1f4c05.jpg

1110311612e4c2c1f833ecab0a.jpg (44.5 KB, 下载次数: 2073)

1110311612e4c2c1f833ecab0a.jpg

16094062ce32cl55c6e32c.jpg (262.97 KB, 下载次数: 2208)

16094062ce32cl55c6e32c.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31 17:11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1-1 17:10 编辑

蒙古攻城器械
                     ---------------战神的重锤:重力型投石机

   重力型投石机是中世纪最强悍的攻城武器。由阿拉伯的军事工程学家发明,在12世纪应用到战场。利用杠杆原理,由于重力锤可以固定为稳定的重量,所以弹道稳定,落点精准。威力更重。
   蒙古军在1229年河中战役中,开始应用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
   在蒙古军运用的各种攻防器械中,重力型投石机毫无疑问是第一的攻战利器,是战神的重锤。重力型抛石机改变了中世纪越来越坚固的城堡的格局。可以说是中世纪的绝唱。蒙古军是在1205年,还是1227年灭亡了西夏后装备了火炮,这个问题我们不可得知。但是在奥斯曼,帖木儿等使用重型火炮攻城之前,没有任何一种武器能和重力型投石机的威力相比。完全可以说,重力型投石机是冷兵器时代最后的绝唱。

   配备了重力型投石机的蒙古军,攻城的速度和效率显著的加强了。它是蒙古军配备最多的攻城武器。
   河中地区,阿拉伯,突厥斯坦在10世纪开始,将石油用于攻城,配置硝,硫磺,磷等元素,放置于巨大陶瓷罐中,制造出威力巨大的燃烧弹。这些燃烧弹是中世纪的飞火流星。无数座坚城在它的呼啸中坍塌。
   1219年,蒙古军应该在讹答剌城下接触到重力型投石机。
   1220年在不花剌城的攻防战中,蒙古军开始使用重力型投石机。希腊火,弩炮。
   随后出现在毡地,撒马尔罕,玉龙乌杰。
   再然后,就是整个欧亚。

1628565jj5rna5dz5znbbd.jpg (66.04 KB, 下载次数: 2050)

1628565jj5rna5dz5znbbd.jpg

162845uee9hphp5pcvg4vu.jpg (257.58 KB, 下载次数: 2211)

162845uee9hphp5pcvg4vu.jpg

140910od0apctvzdhgad4v.jpg (604.05 KB, 下载次数: 2394)

140910od0apctvzdhgad4v.jpg

0034365o73xloo7galw3cw.jpg (151.31 KB, 下载次数: 2093)

0034365o73xloo7galw3cw.jpg

0034337kgcxemeepc3n99j.jpg (167.17 KB, 下载次数: 2118)

0034337kgcxemeepc3n99j.jpg

_49.png (254.02 KB, 下载次数: 2118)

_49.pn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31 17:11
本帖最后由 0477 于 2011-11-1 17:12 编辑

    蒙古攻城器械
                    --------------末日烈焰:希腊火

  重力型投石机适用于攻城,摧毁坚固的城楼,河中战役基本是一系列攻城战和巷战的集合。
   在巷战中,攻守的双方都大量使用了希腊火。
   希腊火是一种燃烧性武器,叙利亚人在7世纪发明,希腊火曾经护卫了拜占庭的舰队,烧毁了阿拉伯的入侵舰队。是海战中决胜的重要武器。
   10世纪开始,河中地区和突厥斯坦地区开始使用石油作为武器。
   希腊火形式有三种。用手抛掷的燃烧弹,重力型投石机抛射的燃烧弹,喷射式希腊火。
   
   这里主要说的是喷射式希腊火。蒙古军在攻陷讹答剌城后,在不花剌的内城争夺战,忽毡城的锡尔河岛上的要塞两岸,蒙古军同时在两地和守军使用喷射式希腊火互相喷射。从此,希腊火成为蒙古军军备之一。
   战火纷繁的13世纪,这是无数人的末日烈焰。


图:拜占庭海战希腊火


ygro-pyr-4.jpg (60.57 KB, 下载次数: 2009)

ygro-pyr-4.jpg

image024.jpg (37.4 KB, 下载次数: 1953)

image024.jpg

gw21031,1241200189,Greekfire-madridskylitzes1.jpg (191.64 KB, 下载次数: 2041)

gw21031,1241200189,Greekfire-madridskylitzes1.jpg

4.jpg (82.27 KB, 下载次数: 1968)

4.jpg

作者: 0477    时间: 2011-10-31 17:11
天弓-----巨弩
作者: binzhou    时间: 2013-8-19 16:52
赞一个,好贴!
期待继续啊




欢迎光临 蒙古语翻译事务所_蒙文翻译,蒙语翻译,新蒙文翻译 (http://mgltxt.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